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训练(1)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课件(含答案)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

一、选择题

1.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2.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3.下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独尊儒术”

4.唐朝时期,修建了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长安城。具体负责长安城工程建设的是六部中的( )

A.吏部 B.户部 C.刑部 D.工部

5.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金瓶掣签制

7.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8.“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9.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0.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11.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重本抑末”政策 B.汉化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生养息政策

12.“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1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14.下列为中国古代某些朝代“中央行政系统示意图”,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二、非选择题

15.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员。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从材料一至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着这条道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