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当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内容摘要】如今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较大,一些大学生在这样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和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前途。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隐患令人担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不良消费价值观心理

一、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思想道德现状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我们也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某些消极因素,如唯利是图、功利主义、金钱万能等丑恶腐败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在这样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和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甚至人格出现了扭曲。主要表现为:

(一)理想信念意识不强,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部分学生还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对人生没有规划。近几年,由于就业难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有些大学生认为上大学没有前途,把时间浪费在打扮、攀比、追星等上面。

案例:杨丽娟疯狂追星事件、疯狂女粉丝给安七炫下跪等。

(二)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强,但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度滑坡。

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境富裕的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苦,在学校吃不饱穿不暖,便出手阔绰,对孩子的生活作风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大学生用钱如流水,毫无勤俭节约的意识。甚至部分大学生认为: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少数贫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超前消费,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 案例:女大学生裸照贷、校园贷高负债无力偿还自杀事件等。

(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

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的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相互攀比,超前消费,奢靡度日。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

二、产生这类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以及特殊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注重实惠的目标和追求,无不体现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置性变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在这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2.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由于较少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选择能力同具体规范协调起来,不少学生受同乡、好友感情的驱使,无视学校纪律,参与打架,搞同乡会,甚至代人考试。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大学,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愿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4.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成熟。

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我们从中还可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里的残留,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明令禁止的却偏要去做,不处分到头不作罢。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因此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

(二)特殊案例分析: 1.杨丽娟疯狂追星事件 (1)杨丽娟为什么会追星?

不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杨丽娟的最初的心理历程,她说是在16岁的时候开始喜欢刘德华的,那应该是在1994年,而这一年恰好是四大天王垄断大陆娱乐市场的黄金时期,而杨丽娟的年龄上来说也恰好是情窦初开而感情比较迷茫的时候,这时候如此痴迷于追星也算可以理解的范畴。

(2)杨丽娟的父母为什么一再纵容自己的女儿? 杨丽娟是属于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庭一向受到父母的格外宠爱,他们的要求父母一般都不会拒绝,而当这种要求一旦陷入了某种循环,他根本就没办法再阻止,只有一味的纵容。

(3)杨丽娟的父亲为什么会变卖房产,甚至要卖肾为女儿追星? 杨丽娟的父亲多年来举债累累就只做了一件事情,完成女儿的心愿,但是这个心愿却一直不能完成,当这种心理的期待一再被击碎的时候,人就会陷入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偏执的误区,所以他一再的无所顾及的付出,只是为了自己当初的牺牲有价值,而更大的牺牲做出之后还没获得自己预期的回报时,偏执又会误导做出下一次更大的牺牲,如此循环,不能停止。

(4)杨丽娟的父亲为什么会自杀?

当杨丽娟全家来到香港见到刘德华,或许已经是杨丽娟父母自己觉得自己能为杨丽娟所做的极限,可当杨丽娟还是不能满足的时候,杨丽娟的父亲还能选择什么,他只能选择死亡才可以为女儿换来她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与偶像独处并与之交谈,他选择跳海自杀亦是无奈之举。

(4)杨丽娟为什么还是觉得自己不后悔,并坚持要见刘德华?

这是一种偏执的情绪发展到极致的反应,当一切不可挽回,当家破人亡,你再要她说后悔,她或许只能去死才会不再背负这个沉重的道德包袱,她只有为自己开脱,为自己寻找理由,她才可以获得解脱,她当然不会说自己后悔,因为她还不想死,她还是想见刘德华,记得春晚,宋丹丹说:我十分想见赵忠祥,这话该换杨丽娟来说,只是她肯定会说:我十分想见刘德华!

2. 郑德欣之死,大学生赌球欠债60万跳楼身亡 (1)“网贷、P2P”等商家。

不是说相关方面不可以给在校大学生贷款,但,贷款干什么?如果贷款是为了“学业”,或是为了“创业”,那当然是可以的;但,贷款是为了赌球,这就“误人子弟”了,说得不客气一点,贷款给人赌球,而且是贷款给一个贫困人家的学子赌球,这不是在“助人”,而是在“害人”!

(2)家长。

据报道,在那篇长长的帖文里,郑德幸说“我妈再也不想看见我,我舅对我说愿滚哪就滚哪去,我爸说自生自灭吧”,如果他们家长真是说了这样的话,那就有些欠妥;毕竟,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不就是欠款60多万么,不说家长,郑德幸还年轻,难道他累一辈子也还不上么?“天无绝人之路”而“办法总比困难多”,

再苦再难,父母也应该给儿子以信心与力量,特别是一个人绝望的时候。(1)“网贷、P2P”等商家。

(3)校方。

如果仅仅是“一次自杀而死”,那也许“防不胜防”;但,郑德幸在第5次自杀之前,曾经有过4次自杀未遂,而且,同学们知道;在此,本老汉弱弱地问:对此,同学们有没有向辅导员老师和学校领导反映过,从报道里看不到师生们对郑德幸有过什么安慰和帮助,“三番五次”的自杀发生在同一位学子身上,不能不说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校园里也是太缺乏“人文关怀”,而“教书育人”,这所学校或许只有“教书”而谈不上“育人”!

(4)政府相关部门。

“郑德幸不幸”,固然,当事的高校脱不了干系,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党政负责也应该加强考核与监督,面对“郑德幸不幸”,河南省教育厅应该启动问责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不说撤职,起码应“记大过”,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网贷、P2P”,如果只图“赚钱”,而根本不审查申请贷款者有无偿还能力,这种“金融泡沫”应该尽快加以压缩,就像“房贷不需首付”一样,监管部门都应该叫停才是。

三、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如何改变以及完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呢?我们认为,只有倡导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该具备以下优秀品质:

自信、自尊、自立、乐观、坚韧、勇敢、进取、勤奋、珍惜时间、注重行动、认真负责、诚实正直、忠诚、善良、宽容、谦逊、孝顺、节俭、感恩、尊重他人、积极创新、自省、热爱生命等。

1.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