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问题研究

不高的现状,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同时,劳动力素质不高直接导致劳动力从事非农业产业的能力极差,对此状况,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加强教育事业力量,并在私人职业培训学校方面应有所坚强,积极开展教育和培训的目的在于使劳动力能够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2004年,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79%。虽然许多人解释说这其中有国家调整了GDP的因素,但低教育投资并没有与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只有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才能本质上缩小地区或学校间的差距,这也成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4.3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很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和地区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失业预警系统可以很好的预测失业情况的变化,通过对失业高发区的监测,可以通过失业报警很好的避免大规模失业现象的爆发,一方面可以减少失业状况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支出。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计划。失业保险应留有足够的预备资金来应对各种失业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应对失业的能力,保证失业者在失业时的经济救济。

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和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保险制度。它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建立的一种保障劳动者生产生活的一种制度,它可以保障劳动者在一些不利的生存环境下得到社会的物质援助,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2)社会福利系统。广义上跟社会保障的相近。狭义上,它包括的是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为所有公民提供资金和优化服务的社会制度。(3)社会救济制度。它是指将国民收入中分离一部分投入到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和社会原因而无法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成员中,来保障这些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4)社会优抚制度。主要针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家属给予救济,是一类具有表彰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4.4优化产业结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通过研究发现,劳动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转移现象,转移方向逐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外经验表明,第三产业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其增加值比重相比较最大,工人数量也最多,因此对就业的吸收能力也最强。在资本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对就业者的吸纳能力是第二产业的4到5倍。在我国第三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最大比重,因此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强,而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中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并不高,这也是它能吸收较多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因

此,对于如何改善我国日渐恶劣的失业现状,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首先应该重视的方面。将第三产业作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导产业,对于改善我国失业现状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于经济发展基础的农业,政府加强财政支持,保障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其他产业的基础地位,着重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改善第一产业的劣势情况。二是要加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现有的原材料的工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做好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障工作,并且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三是坚定不移的向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加强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4.5扩大内需,降低金融风暴对失业的影响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受到冲击的同时,出口也受到了世界经济下行趋势的影响。中国南方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的需求急剧下降。首先是要扩大内部需求,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就业保障,特别是能够吸收较多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改善企业因受金融波动影响而不得不减少内部员工的现象。其次,对于因受金融波动影响而失业的人员,政府应积解决失业农民工的就业安置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农民工返乡就业,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可以通过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 最后,政府要进行土地政策调整和基层机构改革,土地政策调整和基层机构改革是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土地政策调整中,加强对土地兼并和城市扩张征地的管理,建设高水平的城市化道路。

结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的了巨大的飞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失业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改善、解决失业问题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本文首先对失业问题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然后概括出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失业问题,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展现我国的失业现状;通过失业问题现状分析找出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 ,最后针对失业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优化产业结构。5、扩大内需,降低金融风暴对失业的影响。

本文在探讨失业问题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关于我国目前的失业现状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问题,所以对失业问题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概括很难做到全面囊括。由于本文研究角度的限制,文中针对失业问题提出的治理政策也难做到面面俱到。其次,文中的数据主要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原始数据,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无法得出中国失业人口的真实数据。因此,用这些数据得出来的结论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是有增无减,但我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面临的大大小小的经济问题都能够很好的应对,相信未来失业问题会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M].第8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30. [2]胡键.俄罗斯转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01950-2000)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 6,37. [4]安立仁.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1.

[5][美]弗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作用「J}.现在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7]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7-63.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9(6-1).

[9]李存先.经济体制转轨中的体制型失业与再就业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1999 (1). [10」刘方.科技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2]Maria Ivan ova, Inequality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J] . East European Quarterly,x11 N o.2, June 2007.179.

[13] Unemployment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Garraty,J. A. Labor History . 1976

[14] San Antonio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 v. Rodriguez. 411 U.S. 1 . 1973 [15] The Position of the Laborer in a System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the labor Theories of the Later English mercantilists. Furniss,E. S. . 1920

[16] Changing Attitudes to labour in the mid-Eighteenth Century. Coats,A. W.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58

[17] Helena Elementary School District No.1v. State. 769P.2d684 (Mont. 1989)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