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二)简答题(二)及答案

.

1. 砌筑时皮数杆有何作用?如何布置?

答:皮数杆是指在其上划有每皮砖和灰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等高度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砌筑时用来控制墙体竖向尺寸及各部位构件的竖向标高,并保证灰缝厚度的均匀性。皮数杆的设置一般用在建筑物的转角处。

2. 用轻型井点降水时,如何防止周围地面沉降?

答:梁、板模板安装:(1)在墙、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50线),

根据标高控制线,在墙、柱上弹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2)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严格按设计的间距、位置安装,与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木板。(3)梁、板起拱:先在梁两端和板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模板;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以后才能拆模板;混凝土拆模前要求填写拆模申请单同意后方可拆模。墙、柱及梁侧模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一般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拆除。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环境温度或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进行控制。梁、板底模拆除:梁、板跨度在2m以内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2-8米范围内时,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大于8m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悬挑构件

Word 资料

.

的模板拆除:无论其跨度长短,均要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梁底模、板模拆模前由木工工长填拆模申请单,依据试验员提供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报告,经项目主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拆除。

3. 简述梁模板的安装顺序和拆除的时间及顺序。

答:在进行轻型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时,为避免引起周

围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采用回灌井点是一种有力的措施。这种方法就是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建筑物的附近预先钻一排孔,在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之前,事先将钻孔内的水位勘查清楚,记录下来。当进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时,为避免已有建筑物下面的地下水位下降,与降水的同时向钻孔内灌水,以保证原地下水位不变化,以此来防止地面产生沉降给已有的建筑物带来危害。

4.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可能产生哪些预应力损失?如何减少这些损失?

答:后张法中主要有钢筋松弛、混凝土弹性压缩、锚具变形和

孔道摩擦等所引起的应力损失,一般采用超张拉法或重复张拉法来减少这些应力损失。

5.试述土方边坡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边坡的因素。

答:土方边坡用土坡高度h与其水平投影宽度B之比来表示。

其值主要受土的种类,密实性,含水量,挖深或筑高,施工方法,地下水位,坡顶荷载与保留时间等因素影响。

6. 试述流砂现象发生的关键所在,防治途径及具体措施?

Word 资料

.

答:流砂现象发生的关键在于: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方向;防治

流砂的主要途径: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或者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其具体措施有:抢挖法、打钢板桩法、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法、水下挖土法、在枯水季节开挖基坑、在基坑四周修筑地下连续墙等。

7. 试述砖墙的砌筑形式以及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流程。

答:砖墙的砌筑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顺一丁; 2)三顺一

丁; 3)梅花丁; 4)两平一侧; 5)全顺; 6)全丁; 砖砌体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弹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盘角→挂线→砌筑、勾缝→楼层标高的引测→各层标高控制→清理等工序。

8. 试述砌筑用脚手架的作用及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答:脚手架的主要作用: (1)保证工程作业面的连续性施工;

(2)能满足施工操作所需要的运料和堆料要求,并方便操作; (3)对高处作业人员能起到防护作用,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能满足多层作业、交叉作业、流水作业和多工种之间配合作业的要求。 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有适当的宽度,能满足操作材料堆放和运输,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且搭拆方便。

9. 什么是应力松驰?产生应力松驰原因何在?减少松驰损失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应力松驰:指钢筋受到一定的张拉力后,在长度保持不变

的条件下,钢管的应力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的现象;产生应力松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属内部错位运动使一部分弹性变形转化为塑性变形而引起;减少松驰损失的主要措施: 1)采用低松弛钢绞线或钢

Word 资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