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缺位
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然而,观察大量的语文课堂,似乎没几个教师将课堂教学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知。更多教师把课程看作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教师只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理解即可。教??不能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因认识的不到位,课程整合就无从谈起了。 二、课程整合教学的价值指向
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下。因为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实施又主要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课程整合的要义在于动态生成,对于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在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评课,都要问一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这些问题反思,是实施课程整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
对于课程的能动作用,唯有语文教师必须发挥到最佳,才有生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可能。语文课程给语文教师的每节课出的第一个难题,那就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参、教
辅编写的是共性的东西,它们不可能为教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因为学情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学识修养是千差万别的。但事实上,不少语文教师却奉教参、教辅为圭臬,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试问学生焉能萌动学习语文的激隋,又上哪里去觅寻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呢?
在教学中,“教什么”显然比“怎么教”重要。内容决定形式,知道一篇文章“教什么”,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怎么教”。用什么来判断“教什么”呢?依标、靠本、缘生,即依据课标,研读文本,还得观照学情。语文课程目标是素质目标,是难于量化的。比如“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本身就是一个素养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不知”或“会不会”。因此,语文教师在施教行为中要用语文课程“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大目标来判断、选择,同时充分考虑学情来整合建构适合的教学课程。
三、语文课程整合教学的策略 (一)读出“品位”,找准切入点
“切入点”可以是课文里的某个句子,也可以是教师个
体通过深度阅读“品”出的某种感悟。比如《道士塔》有位教师围绕“千古之悲谁之罪?”展开教学,一滴水,演绎成大海。笔者曾抓住第一次阅读最喜欢的一个句子――王圆篆只是这出悲剧中一个错步上前的小丑――展开教学,主体问题有:(1)王圆篆丑在何处(外貌、言语、行为、心理――无知、无识、无畏)?(2)“大丑”是谁,“大丑”丑在何处(无能、无力、无耻)?(3)如果“上前”的是一位官员会怎样?(4)如果“上前”的是余秋雨又会怎样?(5)请结合自己所思,以“秋雨墓”(或者“秋雨祭”“秋雨魂”)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这堂课不但自己自信满满,学生也挺有收获。
(二)层层“剥笋”,找准深化点
这里的“剥笋”指教师通过深度阅读获取的多层次感悟,用此感悟去跟学生思想碰撞,具有个性化特征。比如一位名师借班上散文诗《秋歌》,她的教学分三个层次推进:(1)与诗初相识(①请将你初读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②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2)冷香细细吟(①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冷肃?②诗人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3)凝然深味之(①从哪些地方读出温暖甜蜜?②你心目中的暖暖是什么?)三个层次层层深入,每层两个主打问题,整个课堂精彩纷呈,教学效果凸显。
(三)围绕“论题”,找准辐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