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答案(1)

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绪论

1、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P1-2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新的学习观念。(自主、全面、创新学习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2、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P3

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 合作学习 终身学习 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P8

联系: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在许多方面都是想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建设提供了目标。

区别:表现形式: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它存在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调节领域: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法律之调整人们有关法

律的行为.调节方式: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1

⑴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⑵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5、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内涵的理解。P9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第一章

6、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P15,P17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三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去确定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意义:

⑴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⑵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如何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关系。P28、29、30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⑴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⑵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还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之中) (网络答案)做为青年大学生,必须紧密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的梦。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息息相关,青年兴则国家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