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市中考复习--语文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复习清单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获取主要信息。

3.对主要信息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推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依据材料对某一信息或观点作出解释和说明。 5.能够读懂不同形式的文本,包括文字、图表、图片等。

真题回放

(2016·北京)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共11分)

【材料一】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曲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等,可谓( ① )。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二十世纪初,京剧进入繁荣期,出现了 ② 的繁盛局面。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独到造诣。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梅兰芳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晰动听和情感真实。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过去老一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梅兰芳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1.在【材料一】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才云集 百家争鸣 C.名家辈出 百家争鸣 【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是把握材料主要内容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内容作出判断。

【解题指导】(1)准确理解“人才云集”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与“百家争鸣”两组词的词义区别。

(2)在文中找出与两组词语相对应的内容,根据词语含义和材料内容作出判断。

B.人才云集 流派纷呈 D.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

..

2.下面是梅兰芳纪念馆中的“兰花指”展板。结合【材料二】,请你说出纪念馆布置这块展板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案】答题应围绕:①图片展板中体现出来的各类兰花指,②正是说明了梅兰芳擅长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③这一展板的目的也是纪念当时梅兰芳结合自己角色的思想感情设计出的手势的多样性,以及其创造性价值。

【试题解析】准确理解题干中的图片信息和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归纳、概括出两组信息的共同点。

【解题指导】(1)准确理解题干中的图片信息。 (2)在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

(3)归纳两组信息的共同点,并准确概括。

3.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梅派艺术,都是在① 和② 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每空限2个字)(2分) 【答案】传承(继承) 创新(变革)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