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自测题1—10卷

《中医基础理论》自测题 1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 5分。)

1,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为( ) A 《难经》 B 《黄帝内经》

C 《伤寒论》 D 《金匮要略》 2、中医学防治原则之一是( )

A 辨证论治 B 同病异治 C 整体观念 D 因地制宜 3、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以何为中心( ) A 六腑 B 气血 C 五脏 D,经络 4,属阴阳偏胜的是( )

A 阴虚则热 B 阳损及阴 C 阳虚则寒 D 阳胜则热 5、五行相生、相克次序,何项不对( )

A 木生火 B 土生水 C 金克木 D 火克金 6,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的是( )

A 运行血液 B 固摄血液 C 化生血液 D 贮藏血液 7、 心在志为( )

A 怒 B 思 C 喜 D 恐 8、心在液为( )

A 涕 B 汗 C 涎 D 唾 9、心在窍为( )

A 口 B 鼻 C 舌 D 目 10、心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

A 主神志 B 主疏泄 C 主升清 D 主藏血 11,哪项非肺的生理功能所主( )

A 呼吸运动 B 水液吸收 C 宗气生成 D 皮毛润泽 12、华盖之脏是指( )

A 肺 B 肝 C 心 D 脾 13,脾的生理功能哪一项不对( )

A 主肌肉四肢 B 主通降 C 主运化水液 D 主统血 14.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 ) A 三焦 B 脑 C 女子胞 D 胆 15、 ‘精血同源”是指哪两脏的关系( )

A 肾与肺 B 肾与脾 C 肾与心 D 肾与肝 16、积于胸中之气是( )

A 营气 B 元气 C 卫气 D 宗气 l7、人体生长发育有赖于气的( )

A 温煦作用 B 推动作用 C 气化作用 D 防御作用 18、元气的生成来源是( )

A 水谷之气 B 吸入清气 C 肾中精气 D 血液 19、手太阴经的起点是( )

A 胸中 B 肺中 C 中焦 D 食指端

20、与足太阴经起点相接的是( )

A 足阳明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太阴经 D 手阳明经 21、燥邪致病特点是( )

A 生风动血 B 耗气伤津 C 伤肺耗津 D 易致肿疡 22、劳则( )

A 气结 B 气下 C 气耗 1) 气乱 23、真热假寒的病机为( )

A 阴盛格阳 B 阴损及阳 C 阳胜格阴 D 阳胜及阴 24、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者,可称为( ) A 气滞 B 气脱 C 气陷 D 气闭 25、 “热囚热用”属于( )

A 逆治法 B 正治法 C 从治法 D 治标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每题1分,共15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 治病求本 B 整体观念 C 预防为主 D 辨证论治 E 异病同治

2、属于阳的有( )

A 上升的 B 内守的 C 运动的 D 明亮的 E 温热的

3、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 )

A 阳胜则热 B 阳虚则寒 C 阴胜则寒 D 阴虚则热 E 阴阳互损

4、属五行中相生关系的有( )

A 土与木 B 金与水 C 木与火 D 火与土 E 土与金 5、肾的生理功能是( )

A 主纳气 B 主气 C 主藏精 D 主通调水道 E 主运化水液

6、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哪几项不对( ) A 在窍为二阴 B 在体合骨 C 在志为恐 D 其华在毛 E 在液为涎 7、心与肝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 主血与藏血 B 主血与藏魂 C 主神志与主疏泄 D 主神志与藏血 E 主神志与藏魂 8、血液的正常运行需要依赖( )

A 心气的推动 B 肺朝百脉 C 肝的疏泄 D 脾的统血 E 肾的纳气

9、津液的生理功能为( )

A 润泽肌肤、孔窍 B 滑利百节 C 化生血液 D 充养脑髓 E 温煦脏腑

10、循行经过下肢内侧的经脉有( )

A 冲脉 B 任脉 C 脾经 D 肾经 E 肝经

11、属阳邪的有( )

A 火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风邪 12、情志所伤病证,以哪些脏为多见( ) A 肺 B 心 C 肝 D 脾 E 肾 13、发病后产生不同的病证与哪几项有关( )

A 感邪性质 B 感邪轻重 C 正气强弱 D 饮食多少 E 邪中部位

14、阴阳偏胜包括( )

A 阳胜则热 B 阴胜则阳病 C 阴胜则寒 D 阳胜则阴病 E 阳虚则阴盛

15、属于“逆治”的有( )

A 热因热用 B 实则泻之 C 虚则补之 D 热者寒之

E 通因通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相乘是( )为病,相侮是( )而致病。 2、实则泻其子,主要用于( )关系的( )证。

3、肝其华在( ),其充在( ),开窍于( ),其液为( ) 4.( )为血之府,( )为筋之府。 5,脾胃为( )之本,( )之源。 6、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为( ). 7、气与血的关系是( )

8,元气是通过( )而行于全身的。 9,手三阳与足三阳在( )交接。 10,( )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四、改错题(请在错的地方打X,并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益火补土法是温心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 ( ) 2、肝藏血是指肝有调节血量和固摄血液的功能。 ( )

3、痰饮的形成,多是肺肝肾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 ( ) 4、一般来说,体质和生活环境决定着正气的强弱。 ( ) 5、阴胜格阳,又称为真热假寒证。 ( ) 五,词解(每题3分,共15分。) 1、阴平阳秘 2、泻南补北 3,肺主治节 4、天癸 5、因人制宜

六、简答题(只答要点,不须展开。每题5分,共10分。) 1,为什么说“肺为水上之源”? 2,简述气、血的概念。

七、论述题(除答出要点外,还要求展开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心主血脉?

2,试述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自测题答案 一、

1、 B 2、 D 3、 C 4, D 5、 B 6, A 7、 C 8、 B 9, C 10、 A 11, B 12, A 13, B 14、 D 15、 D 16, D 17、 B 18, C 19、 C

20, A 21, C 22、 C 23、 C 24、 B 25、 C 二、

1、 BD 2, A CDE 3, A B CDE 4、 B CDE 5、 A C 6, DE 7, A C 8、 A B CD 9、 A B CD

10, A CDE 11, A CE 12、 B CD 13, A B CE

14, A B CD 15, B CD

三,

1、相克太过 相克的反向 2、母子 实

3,爪 筋 目 泪 4,脉 膝

5、后天 气血生化 6、受盛和传化水谷

6、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8、三焦 9、头面部

10、正邪斗争的胜负 四,

1、心 (肾)

2,固摄 (贮藏)

3、肝、膀胱 (脾,三焦) 4、生活环境 (精神状态)

5、真热假寒 (真寒假热) 五,

1、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守,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

2、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 心 火偏旺,水火不济,1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故称泻 南补北。

3、治节,即治理、调节。指肺主呼吸,有治理、调节全身气机,辅助心脏推 动和调节血液运行,肺的宣发肃降,有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 泄作用。

4、是人体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 熟的物质,称之。

5、是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

则。 六、

1,由于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的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而肺居上焦高 位,肺气肃降,水液才能下输膀胱,故有“肺为水上之源”之说。

2,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最基本物质。

血是指血液,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七、

1、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脏有推动全身血液在脉管内运行

的作用。心脏正常搏动依赖心气的推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循行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 作用。当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往往表现为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当心发 生了病变,亦常可客观地反映于面色和脉象的变化。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可见面色 无华,脉细弱无力,心气血瘀滞,则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刺痛、脉结 代、促、涩等。所以说“心主血脉”。

2,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津液,造 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 少,大便干结等症。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

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降 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