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篆书对其花鸟画的影响

吴昌硕篆书对其花鸟画的影响

摘要:吴昌硕是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大师。他的艺术贵于创造,以书入画,也正是因为其书法功力深厚,才同时带动其绘画的同步成功。文章由吴昌硕学画时与任伯年的第一次交流谈起,通过分析其各个阶段篆书的变化,从而探索他以书入画后对其花鸟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吴昌硕 篆书花鸟画 影响

吴昌硕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大师。

他的艺术贵于创造,以书入画,艺术上别辟蹊径,齐白石曾作诗道:“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门下转轮来。”他精研诗、书、篆刻,自称“三十学诗,五十学画 ”。事实上,吴昌硕幼年就从书法篆刻入手,并由此兼涉它艺。他于书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时间,虽说是“四体兼工”,但其功力最深、成就最高的还是《石鼓文》。他所临石鼓文,参以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从其早、中、晚年各时期所临《石鼓文》来看,早期多忠于原作,直到六十岁以后才形成自我面貌,七八十左右才独步一时,并能脱胎换骨

般从似到不似,遗貌取神,足见其学习用功程度及功力之深。也正是他非凡的书法功力,才同时带动其绘画的同步成功,再者,他在诗、文、哲等领域的涉及,都为后来的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谈及吴昌硕的绘画,我们不得不谈到对他起重要影响的任伯年先生。吴昌硕30岁时第一次拜见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是以书法家的身份去的,他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任伯年拍案叫绝,并预言吴昌硕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这样的评价不得不归功于吴昌硕深厚的篆书功底,或许也正是因此言,促成了吴昌硕向花鸟画的研习,成就了又一位中国画大师。那么,吴昌硕的书法对他的绘画有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我通过分析他篆书的变化,以窥对其花鸟画的影响。 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他就致力于黄山谷书法研究,追本溯源,用《龙门十二品》中《杨大眼》等北碑神髓,冶炼升华,字体刚劲婀娜,楷书为之一变。当时尚无他学习中国画的史料记载,但经后人研究查证,其已开始涉足,但未曾示人。

三四十岁写的“缉裳荷轻,补屋萝密;碧梧秋晚,红杏春深”一联,形是隶书,笔画间却有篆书意味,工稳而不凝滞,曲折垂缩,心气和平。在字的造型上,化扁为长,把《褒斜》、《裴岑》、《大三公山》、《太室石阙》等古碑法笔法冶为一炉,随意取舍,自具面目,境界超脱。另一联小篆“司马

名高文纪汉,榆麋光重字临王”,略带甲骨文意态,冲淡挺秀,中锋运笔,时而洋溢出刀味,是长期刻印的结果。同样是篆书联文,表现方法上变化跌宕,各有妙趣。同时期,他开始跟从任伯年学习花鸟画,非常用功,每日必至“任”家,关系密切。《海上画语》记云“二人谈天论画,切磋画理,不但画艺共同提高,而且关系更加密切。”从他当时的绘画作品来看,只画些传统常见的梅、兰、竹、菊、藤等为数不多的题材,这些题材自古就传有一些固定模式与画诀,而且,极易以书法“写”之,多为减笔临习作品,也含较多的墨戏成分,大概与今天的书法家们乘兴把笔玩玩而已相同。因此不会画画的吴昌硕很快就运用自如了。但由于其艺术修养全面,绘画作品已具不俗之格调。

他六十岁至七十岁间所写的篆书“豆新和散鬲,柳绿边墙”,萧散舒展,不失遒挺,上下款紧贴联文,章法紧凑,大气不泄,纵横恢宏;“金钟大镛在东序,青海黄河卷塞云”,端凝浑朴,古气森然,金文本色,力度惊人。书“云卧北极,雪钓南溟”,顾盼多姿,爽利饱满,密而不挤,回旋的韵律,有老年人所罕见的朝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曰有一曰之境界”。可想,有了这样的笔力,以篆入画,自然举重若轻了。这期间,他的花鸟画创作与其书法相互交融,对于书画间的互相渗透与影响,吴昌硕受益甚丰,并有深刻体会,才使其书、画全面发展,达到新的艺术高度。他将篆书的深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