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吊时,50t履带吊的工作情况
临时就位在#1基础时,过程示意图
6.1.7 在设备就位1#基础后,50t履带吊松钩,BM500 履带吊向纬十路方向后退至工作幅度范围内后,再次进行抬吊,BM500与QUY50C履带吊分别向煤场侧移动和传动把杆,直至设备就在3#基础上面,详细过程见下图:
设备就位过程事宜图
6.1.8 其余设备就位,采用25t汽车吊进行。
6.1.9 设备吊装前,施工场地必须全部平整、压实,50t履带吊作业工作面必须铺设路基板,且此工作在吊装前一天完成。 6.1.10 抬吊前必须办理双机抬吊工作票。
6.1.11 设备倒运车辆为设备供货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派专人进行指挥、监护,保证车辆顺利进入吊装现场。
6.1.12 设备进场后,及时完成设备尺寸和重量的复查工作,并找出设备的中心位置画出设备的吊点位置。 七、质量控制
7.1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
7.1.1 设备就位标高偏差小于±10mm 7.1.2 设备纵横中心线偏差≤10mm
7.1.3 设备垂直度偏差≤1.5H/1000mm (H—设备高度) 7.1.2 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点
工检验项目 序 管道标用水平仪、直尺检测 高 偏差 立管垂直度 管道坡向坡度 管一般要求 道对口及焊对接管内部检查 坡口清洁度、型式及尺寸 对口Dn<100 mm 主控 设计要求 清洁、无杂物 符合DL5031-94中5.1.8及5.1.10的规定 用手电筒检查 用游标卡尺、直尺检查和外观检查 用直尺距焊口中心200mm处测量 mm ≤2/1000mm,且≤15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符合DL5031-94中5.1及5.3的规定和外观检查、核对技术文件 用水平仪、直尺检测 用水平仪、直尺检测 埋地 mm <±20 架空 地沟 mm mm <±10 <±15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mm ≤1 工检验项目 序 缝检查 平直度 焊缝与弯管弯曲点的间距 焊缝与开孔的间距 直管段两个焊缝的间 距 Dn>500 mm 主控 mm 大于管子外径,且>500 Dn≤500 mm 主控 mm 大于管子外径,且>150 用直尺检查 主控 主控 mm mm 大于管子外径,且>100 >50 用直尺检查 用直尺检查 Dn≥100 mm mm ≤2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焊缝与支吊架边缘的间距 焊缝检查 对接管内部检查 法兰端面倾斜度 法兰连接 螺栓、螺母 法兰垫片 主控 mm >50 符合DL/T869-2004及DL/T5210.7的有关规定 清洁、无杂物 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1000,且不大于2 mm 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双层垫片,并应对非油介质管道涂以黑铅粉,垫片内径要大于管内径2~3mm 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方向一致,用直尺检查 主控 外观检查 用手电筒检查 用角尺、直尺测量 外观检查 紧力均匀,并应露出2~3扣,螺纹处涂黑铅粉或二硫化钼 外观检查 安装方向 埋地管管道防腐 道验收 方向正确且符合DL/T5210.4中4.4.4的有关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处理的松土上 ±20 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检查 管基及垫层 基底面标高 主控 主控 主控 mm 外观检查 用水平仪测量 外观检查和查阅隐蔽签证记录 外观检查和查阅隐蔽签证记录 回填土 主控 符合DL/T5210.1的有关规定 7.2 焊接质量控制点
7.2.1管道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或氩弧焊,焊条、焊丝要求如下:20#与20#,20#与Q235A对接采用J507焊条和TIG-J50焊丝;304与304之间采用TIG-308焊丝。
7.2.2碳钢管道对口焊接时,≥DN100先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DN100为全
氩弧焊;不锈钢管道焊接形式为全氩弧焊;所有管道焊接前,坡口必须打磨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7.2.3 焊条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现场焊接时,焊条应放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