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①、浆砌片石砌筑

采用挤浆法施工,片石厚度大于15cm,镶面石料选择尺寸稍大且具有较平整的表面,稍加粗凿,其强度应不小于35Mpa,并能满足耐久性要求。

砂浆配合比通过现场试验而定,控制好水灰比,当所用材料变化时,配合比也要重新确定,确保砂浆标号达到设计要求。

砂浆所用水泥和砂要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要求,砂子采用中粗砂,砂浆采用砂浆拌合机拌合,随拌随用,使之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适宜的稠度。

在砌石前每块片石用干净水洗净湿润,其垫层清扫干净并湿润,所有石块均座于新拌砂浆之上,所有缝要满浆,在砂浆凝固前,石块固定就位。先铺角隅石和镶面石,并相互锁合,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应将石块提起,垫层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新铺砌在新砂浆上。

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缝勾好,深度不小于2cm。勾好缝的砌体在完工后,视水泥种类及气候情况,在7至14天内给予覆盖并保持湿润。

②涵两侧缺口路基填筑待圬工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填筑范围:两侧对称分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20厘米,采用内燃打夯机分层夯实。 七、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施工

1、特殊过程

隐蔽工程。如:挖基、钢筋绑扎、台后填土。 2、关键工序

所有质量检验评定表中规定填写“验标”的施工工序均为关键工程工序。如:挖基、支模、绑扎钢筋、混凝土灌注、砌石、防水层、台后填土。

11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八、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全面达到国家和铁道部部颁标准,达标投产。 质量等级: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二)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组织管理措施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本工程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对本工程实行质量责任目标管理、质量终身责任制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文件的规定,确保工程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线创优。

质量管理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徐志毅

项目总工:吕德恩

技术科长 : 李建伟 材料主管: 程玉贵 安全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姜伟志 桥涵作业工班①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

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利用现场质量标语、板报、上质量课、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使大家认识到质量第一、争创优质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

12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的观点,调动每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②健全组织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组织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行政主管亲自挂帅。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设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各作业班组设质检员,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级质检人员实现质量创优目标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赋予他们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否决权。

③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结合本工程实际,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监理规程,使全员明确标准,全方位有章可循,全过程措施到位,严格执行以下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1)开(竣)工报告制度;(2)工程测量复核制度;(3)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度;(4)验标检验程序制度;(5)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6)质量责任挂牌制度;(7)质量评定奖罚制度;(8)质量定期检查制度;(9)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制度;(10)材料质量检验认定制度;(11)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制度;(12)施工机具与人员进退场报验制度。

④严格质量管理

结合工程实际组织技术攻关,改善工艺,努力消除质量通病,提高外观质量,提高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

施工中,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依标准;规范施工,对标检查,按标奖罚,用标准规范作业行为。把好技术交底关,各分项工程均实行书面技术交底,做到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和标准施工。把好材料验收关,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明

13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书或检验合格报告单,并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否则不准进场使用。严把操作程序和工序交接关,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要按标准进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把好质量评定关,质量检查评定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坚持推倒重来,直到达标为止。

⑤尊重监理工程师,积极配合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监理程序,自觉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及监督机制,随时配合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等施工项目进行检查确认,未达标项目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营造一个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氛围。

⑥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开展各种类型的“QC”小组进行技术攻关,狠抓薄弱环节,以彻底消除质量通病;大力推动“四新技术”的应用,优化施工组织,用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来保证工程质量,克服并消除质量通病,围绕施工生产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攻关,为工程创优打下坚实基础。

⑦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

健全工地计量管理制度,坚持挂牌施工,把好计量关,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在工程施工中积极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严格执行计量设备和器具的检定规程,保证取值的正确性。技术试验人员要及时深入工地进行计量检测,以保证计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定期对各种计量检测试验器具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检测精度。

⑧及时整理资料,完善档案管理

做好施工技术资料建档工作。项目部、施工队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14

胶黄增二线 K24+000-K31+200段工程 K28+693.3 8.1-8.1+8.1-8.1m钢筋混凝土框架王黄路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及时搜集、整理原始施工技术资料(含照片、录像),分类归档,数据真实准确,并作为分项、分部工程验评的主要内容,按规定要求做好竣工资料的编制和建档工作。

2、保证施工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

对本工程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落实保证措施,达到工艺标准,进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

①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一律进行书面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②坚持工艺试验制度: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资源配置。

③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做到检验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④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填写符合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的表格,报请监理工程师审验检,双方签字。

⑤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保证砌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