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之美》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雕塑之美》,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引导学生领悟雕塑艺术之美。从本课前后知识的联系来看,在“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学生已欣赏过中西方绘画作品、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创意设计作品等对遗产、美术门类形式、优秀美术作品以及艺术家均有所了解和感悟。学习《雕塑之美》一课,无疑在学生的头脑中又增加了对一种艺术形式的深刻了解,再一次给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带来震撼和享受。 二、学生情况
五年级学生对雕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身边随处可以见到雕塑作品,陌生是因为他们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如历史、形式、材质、内容、作者等都缺乏了解,更没有深入观察和感受。因此,从哪些角度引导五年级学生去了解和欣赏雕塑作品,激发他们对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之情,是本节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雕塑这种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魅力与内涵,了解现在代雕塑的突破与创新,初步认识著名雕塑家。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述雕塑的美感、表达欣赏感受,提升对雕塑艺术的认识能力,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雕塑作品观察、研究、评述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外部形态美,感悟蕴含于作品的内涵美,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教学重点:欣赏体会雕塑之美。
4、教学难点:理解古今中外雕塑作品的内涵,并用美术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 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 教法学法:
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在对比观察、小组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欣赏方法,感受雕塑作品之美。我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雕塑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雕塑基本特征,认识什么是雕塑。
2、展示本册教材开篇跨页中享利 摩尔的《着衣母婴卧像》等一系列作品,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雕塑
3、出示课件,对比观察雕塑作品,了解基本分类。(圆雕、浮雕 ) 4、点明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感受其美感。板书:雕塑之美
(二)、观察特征感受外在美
1、分清本教材中的雕塑哪些是古代的,哪些是现代的,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初步感受古代与近现代雕塑作品的表现内容、形象、特点和材质。
(三)重温笔墨
1、出示马三立照片:观察面部特征。怎样用国国画工具和技法来表现肖像呢? 2、进一步感受东西方雕塑作品的造型特点和审美特征。(欣赏教材中的《卢舍那佛头像》《摩西》对比东西方雕塑有什么不同,东方:形象圆润秀美,表情安详仁慈 是一种理想的美。西方写实面部形象逼真传神,充满力量美。) (四)深入探究体味内涵美
1、课件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其社会价值。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八组汉白玉浮雕,(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和作者内心 世界出发,去欣赏、理解作品,逐层深入,感受艺术大师的情怀与思想境界。)
这组雕塑是纪念性雕塑,雕塑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2、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感受作品的艺术风格。
课件介绍罗丹生平驻艺术风格:欣赏罗丹的《圣堂》及其作品,感受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罗丹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表达内心 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五)评述、表达感受
以《加莱主民》为欣赏内容,请学生尝试用文字表达感受。(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 (六)、评价总结
讲述罗丹创作《加莱义民》的故事,总结本课。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