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系统特殊功能指令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收集资料

FANUC系统特殊功能指令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

2008年03月25日星期二11:07 FANUC系统特殊功能指令在数控编程中的应用利用数控系统中的特殊功能指令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可以达到简化数控加工程序,提高编程效率的目的。该文通过实例,介绍了FANUC系统中可编程参数自动设定指令G10与系统中宏指令在利用数控系统中的特殊功能指令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可以达到简化数控加工程序,提高编程效率的目的。该文通过实例,介绍了FANUC系统中可编程参数自动设定指令G10与系统中宏指令在数控编程中配合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为特殊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提供参考.在编制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结构的零件,需要加工的部位,其结构相同或相似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对于编程中常见的圆周等分、矩阵等分的孔的加工,我们可以采用厂家提供的固定循环程序来解决,但对于一些特殊零件,其分布的加工部位结构可能是二维和三维轮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采取编写子程序的方法,将加工内容相同的部分编成子程序,然后由主程序多次调用,以此来达到简化程序的目的。那么,上述方法是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数控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许多具有特殊意义的G指令、宏指令以及参变量。这就使我们在编制特殊零件的加工程序时,更容易编制零件的相同加工内容部分的通用程序,而且采用特殊G指令及宏指令、参变量编程,使数控程序更加简化,更具灵活性,如FANUC 15M系统中的可编程参数设定指令G10以及相关的宏指令等。一、可编程参数设定指令G10及宏指令FANUC 15M系统中的G10指令,可实现刀具几何参数的设定与编辑功能,由程序指令变更刀具加工过程中的半径补偿量。其另一功能是在加工程序中实现工件坐标系的设定与设定值的变更。1.G10指令变更刀具补偿量格式:G90/G91 G10 L11 PR;其中,变量L-赋值为11,表示变更刀具补偿量方式;P-刀具补偿号;R-刀具的补偿量;G90-覆盖原有补偿量;G91-在原有补偿量的基础上累加。在程序中通过改变R变量中的刀具半径补偿量,实现零件轮廓粗加工时调整加工余量,使用同一把刀具实现粗、精加工。2.G10指令实现工件坐标系的设定、变更格式:G90/G91 G10 L2 PX YZ;其中,变量L-赋值为2表示变更工件坐标系方式;P-工件坐标系,赋值1~6表示G54~G59;X、Y、Z-工件坐标系原点坐标值;G90-覆盖原有补偿量;G91-在原有补偿量的基础上累加。利用G10工件坐标系的设定、变更功能,可实现工件坐标系的设定、修改和平移。3.用户宏指令(1)变量的赋值与运算格式:#i=#j+#k;FANUC系统中以\作为变量名,\后的数值为变量的下标,用来区分各变量。\表示变量的赋值,\为被赋值的变量,\右边可以是实际值或表达式。表达式中可包含\、\、\\运算符以及三角函数运算。(2)无条件转移指令GOTO格式:GOTO n;n表示转移到目的程序段的行号。该指令将无

条件转移到指定的程序段。(3)条件转移指令IF格式:IF[conditional

expression]GOTO n;\中是一个逻辑运算式,逻辑运算功能指令有:EQ:\;NE:\GT:\;GE:\LT:\;LE:\量、表达式均可参与逻辑运算。n是转移目标程序段的行号。当\中逻辑运算式成立时,程序将转移到n所指定的程序段,否则,继续执行下一程序段。在数控编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灵活运用数控系统中的特殊指令。例如,将G10指令与用户宏指令配合使用,可以使零件的加工程序更加简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程序可以缩短到原来的1/3,甚至更短。二、应用实例分析1.零件特点图1是橡胶传送带的成型模板。齿形为曲线凹槽,横截面为梯形,齿形成直线等距排列。初始工件坐标系设定为G54原点位置.2.程序处理首先在初始工件坐标系G54下,编写模板零件的第一个齿形加工宏程序O7001。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主程序O7000调用O7001宏程序。第一个齿形加工完成后,利用可编程参数设定指令G10的工件坐标系变更功能,在加工其他齿形时通过变更初始工件坐标系G54的设定值,使工件坐标系按齿形排列间距产生平移,为下一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