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4.培养学生写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规范的习惯。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习惯的培养。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该课题贴近学生实际,素材丰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

会面临着有着各种各样习惯的学生。而保证课堂高效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去研究学生,分析学生,为其指定适合的策略。

2.前期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收集和研究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实际,我们举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教研活动,通过老师们的研讨,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培养措施。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实验教师都是一线教师,正在从事教材研究和教学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范海慧、上官金花老师观念新、素质高、上进心强,高金萍(市教学能手)吕凤静(区教学能手)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4.学习制度的保障: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都是同年级的教师,

平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经常在一起进行研讨。我们将定期举行理论学习和各种课堂展示观摩活动,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定期检查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并制定下一步的措施。

5.经费保障及时: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研究非常重视,经常参与各项研究活动,从物质上、经费上和人员安排上均优先考虑,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主要措施 本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4月) 准备阶段:

⑴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完成课题申报,落实人员分工。明确研究思路。

⑵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制定研究目标。

⑶加强理论学习,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摘抄及个人反思,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

第二阶段(2012年4月~2013年4月)实施阶段:

⑴排查出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制定每部分具体实施方案。

⑵按计划开展教育研究。每学期初学习钻研、制订计划、探讨全学期实验目标及重点方法等。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究课、互相交流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形成教师案例反思集、教育论文集等。

⑶每月最少活动一次,通过召开课题研讨课、研讨会,进行中期和阶段性实验汇报,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⑷定期召开课题研究小结会。

第三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 总结评估鉴定阶段: ⑴整体研究、数据统计。

⑵撰写、汇编相关论文、总结、经验交流。 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⑷成果展示、申请验收。接受专家组评估验收,找出实验设计操作等方面的缺陷和成败原因,进一步改进实验和教学。

⑸课题结题

十、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撰写实施计划、总结报告。

: 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班级的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记录,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相关理论文章、教学随笔、教案等。

: 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班级的课题研究工作,各项公开课、研讨课工作。

: 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班级的课题研究工作,各项公开课、研讨课工作。

十一、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反思法及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

1.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进

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学习习惯培养的有关的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使课题更加实效,争取在现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3.调查法:对学生现有的习惯进行调查了解,并针对实验班级的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4.反思法:通过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具体情况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亮点和不足,从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重点,总结得失,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十二、课题成果形式 1.教师学习材料汇编;

2.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集、教学论文集; 3.学生个案研究记录;

4.调查报告、阶段性总结报告、结题报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