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福清一中,长乐一中等)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第I卷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广袤(mào) 发髻(pèi) 韶光(shào) 撒手人寰(huán) B.银篦(bì) 崤山(yáo) 攥紧(zhuài) 瓮牖绳枢(y?u) C.宫绦(tāo) 嚼烂(jiáo) 战栗(lì) 一夫作难(nàn)

D.杜撰(zhuán) 悚然(s?ng) 璀璨(cuǐ) 罥烟眉( juā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撕打 默契 蹂躏 缪种 B.浩瀚 搭讪 狡滑 罔然 C.湮没 拽掉 攒钱 踌蹰 D.深澳 消融 萌懂 面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郭伯雄、徐才厚身居高位、肩负重任,本应为军队建设发展尽心竭力,却好大喜功,掩盖矛盾,严重影响了军队改革发展。

B.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慈善的意义,放弃对行善者刨根究底式的追问,改变不顾受赠者尊严的施舍意识,才能真正让慈善在中国成为一种共识。

C.面对“萨德”,总是有那么一帮人,对爱国者们的言行冷嘲热讽,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的高明和智慧似的。

D. 有研究机构预测,畏葸不前的2016年智能手机市场,因中国消费者旺盛的购买意愿,2017年将出现反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2月9日,韩国国会以234票比56票通过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该弹劾议案进行了向议长提交弹劾动议案、在野党进行提案说明、议员5分钟自由发言等。

B.《凤凰卫视这些年》记载了一个优秀企业崛起的过程,是一部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伴随读者精神成长、时代变迁和人性光辉的回忆录。

C.近日,蒙古著名说唱歌手阿玛日满达?苏赫巴特尔因在舞台上穿带有纳粹标志“卐”符号的服装,被一名俄罗斯外交官殴打至休克。

D.10月27日,“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分别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雨声,蕴含一种淡淡忧愁的诗意;听雨, 。“帘外雨潺潺”,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 。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并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 ,似乎天地荒芜, 。 ①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

②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 ③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

④只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6.以下古代文化常识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A.七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相会,妇女们便在这天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称“乞巧节”,也称“情人节”。

B.连衡,也作“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六国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与六国的“合纵”之策相对。

1

C.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D.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序八州而朝同列 ②积善成德 ③天下云集响应 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⑤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⑥小学而大遗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以愚黔首 ⑨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①④⑧\②⑥\③⑦\⑤⑨ B.①⑤⑨\②⑥\③⑦\④⑧ C.①⑤⑨\②③⑥\④⑧\⑦ D.①④⑧\②③⑥\⑤⑨\⑦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 ) A.而耻学于师 B.不拘于时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①,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有删改)

[注]①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此时骈文盛行,文风衰败。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老师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C.而不能弭皇甫馎、李逢吉之谤 弭:停止,消除 D.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 笃:专注。

10.对选文(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A.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B.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C.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D.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11.下列对以上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到 “今之众人”,做父亲的人,“士大夫之族”。他主要批判的是“士大夫之族”。

B.唐代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韩愈等大臣的辅佐,沦丧的儒道、败坏的文风又回到了正路。

C.苏轼认为韩愈的人格、思想、精神之所以不为人所理解,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是他能行天道,而不会去钻营人事。

D.潮州百姓敬奉韩愈为神明,在城南始建了韩文公庙,水灾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灵的事,必定到祠庙里去祈祷。 第II卷

三、文言文翻译、诗歌及背诵(共28分)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分)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4分)

(3)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3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两题。(8分) 咏怀古迹?其五 作者: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解的一项( )(3分)

A.全诗以议论为主,首句就以议论入之,诸葛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第二句是面对“宗臣”遗像肃然起敬,描写自己的心情,不是议论句。

B.三分霸业,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处处都在抬高诸葛亮。

C.颔联评价诸葛才能功绩,颈联赞美诸葛堪比伊尹、吕尚,使萧何、曹参黯然失色。这一赞美,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

D.全诗赞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作者认为最终导致诸葛亮功业难成的原因是北伐军务繁重,积劳成疾,最终病死五丈原。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志决身歼军务劳”是全诗的最强音,你同意吗?请从思想情感上加以分析。(5分)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