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制冷工职业资格考试试题

高级制冷工理论知识试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02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其构成要素有: ①( );②承担社会义务;③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A.谋生 B.为个人发展

C.为家庭服务 D.对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 2.制冷工的主要工作职责不包括( )。 A.维护制冷设备

B.使用兆欧表.万用表测量制冷设备中各种装置的漏电保护情况

C.调整制冷机组的有关工作参数 D.确定制冷系统运行方案

3.制冷工必须掌握制冷系统( )、参数调整.故障排除等技能要求。

A.所有故障的处理 B.安全运行操作 C.工作原理 D.具体结构

4.职业守则是职业道德的具体化,是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 ),是企业对每个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员工必须自觉遵守的职业道德的基准细则。

A.实施细则 B.别称 C.特殊要求 D.行为要求 5.制冷设备中的制冷剂泄漏会引起爆炸、( )等危害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

A.中毒 B.灼伤 C.火灾 D.腐蚀 6.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况标准有标准工况.空调工况.最大轴功率工况和( )。

A.最小温差工况 B.最大温差工况 C.最小压差工况 D.最大压差工况 7.小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名义工况,在中温条件下使用R22时,其吸入温度为( )。

A.5℃ B.10℃ C.18℃ D.20℃ 8.在确定最佳中间压力时,通常可以选择( )的数值,通过试算求得最佳值。 A.几个冷凝温度 B.几个冷凝压力 C.几个蒸发压力 D.几个中间压力

9.对已选配好的压缩机可以通过( )方法确定中间压力。

A.对比 B.计算 C.验算 D.试验 10.我国制冷压缩机高低压级理论输气量的容积比值为( )。

A.1:1~1:1.5 B.1:3~1:4 C.1:4~1:5 D.1:3

11. 对制冷剂饱和液体进行等压再冷却,使其温度低于该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A.等压冷却 B.等压节流 C.液体过冷 D.液体过冷度 12.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无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相比,结果是( )。 A.相同的

B.过冷循环的小于无过冷循环的 C.过冷循环的远大于无过冷循环的 D.过冷循环的大于无过冷循环的

13.制冷剂蒸气在( )之前,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气温度的现象叫做蒸气过热

A.被压缩机排出 B.被压缩机吸入 C.被送入蒸发器 D.被送入冷凝器 14.利用回热方法可以使制冷剂液体过冷,又能消除或减少( )。

A.制冷压缩机排气量过大 B.单位冷凝器负荷

C.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的阻力 D.蒸气有害过热

15.当回热循环的单位容积制冷量( )无回热循环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时,采用回热才有效。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远小于 16.由于冷凝温度升高,将导致制冷系数( )。

A.增大数倍 B.增大,降低 C.下降,增大 D.下降,降低

18.制冷压缩机改用制冷剂后,若忽略输气系数的变化,则制冷量与单位容积制冷量成( )关系。

A.反比 B.正比 C.对数 D.指数 19.压缩机能量调节是指调节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使它经常与( )保持平衡。 A.系统内部压力 B.系统内部温度 C.外界热负荷 D.外界环境温度

20.凡是制冷装置本身带有自动卸载机构的压缩机,均可采用( )

A.低压继电器直接控制压缩机 B.电磁阀能量调节器节

C.旁通能理调节 D.手动阀能量调节

21.当压缩机吸气压力下降至预定值时,旁通调节阀开启,吸气压力越低,旁通调节阀。

A.开度越小 B.开度不会改变 C.开度越大 D.开度越接近零 22.在一机多库时,对蒸发压力进行调节,可使( )在不同的蒸发压力下运行。 A.相同库温中的蒸发器 B.不同库温中的蒸发器

C.相同库温中的冷凝器 D.不同库温中的冷凝器

23.在夏季由于冷却水温度,开足冷却水冷凝压力不会( )的制冷剂饱和压力。 A.低于冷却水温度机应 B.高于冷却水温度相应

C.高于蒸发温度相应 D.低于冷凝温度相应

24.单螺杆式压缩机内基元容积分隔成( )两个区域。 A.高压 B.低压 C.高低压力 D.压力相等的

25.单螺杆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比( )压缩机高5%~7%。

A.活塞式 B.开启式活塞 C.离心式 D.双螺杆式 26.多级离心式压缩机中,为不使( ),在级间采用中间冷却的方法。 A.功耗过高、排温过高 B.功耗过低、排温过高

C.功耗过高.排温过低 D.功耗过低.排温过低 27.蒸发式冷凝器为使冷却水蒸发后迅速离开,同时采用( )通过水膜外表面。 A.通风机使空气 B.水泵使冷却水 C.吸收剂 D.喷淋装置使水 28.油分离器设置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它是一种( )设备。 A.气、气分离 B.气、液分离 C.液、液分离 D.固、液分离

29.在洗涤式油分离器中,润滑油依靠排气的减速和( ),在氨液中冷却和洗涤而被分离。

A.压力增加 B.压力降低 C.不变方向流动 D.改变流动方向 30.空气分离器的作用是:为了分离和清除制冷系统中的( ),保证保证制冷系统安全运行。

A.空气 B.不凝性气体

C.氨气 D.空气和不凝性气体 31.压缩机开机后,当高压级排气温度升至( )时,开始向中间冷却器供液。 A.20℃ B.40℃ C.60℃ D.80℃

32.低压循环贮液器能同时起到气.液分离作用和保证( )均匀供液的作用。 A.向压缩机 B.向冷凝器 C.向热力膨胀阀 D.向蒸发器

33.单级压缩式氟制冷系统中,要求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不超过( )。 A.4 B.8 C.10 D.15

34.贮液器的液面最低不得低于( )。 A.60% B.50% C.40% D.30% 35.双级压缩冷凝系统比单级压缩冷凝系统多出的环节之一是( )。

A.多了一个中间冷凝系统 B.多了一个中间蒸发系统

C.多了一个中间冷却系统 D.多了一个中间过热系统 36.载冷剂按化学成分分为( )载冷剂和无机载冷剂。

A.有机 D.常用 C.碱性 D.气体

37.常用的有机载冷剂是( )和乙二醇。

A.乙醇 B.甲苯 C.氯化钠水溶液 D.氯化钙水溶液

38.常用的无机载冷剂有水、( )、氯化钙水溶液。

A.氯化钠水溶液 B.氯化氨水溶液 C.硫酸铜水溶液 D.氨

39.氯化钠水溶液的共晶浓度为( ),共晶温度为( )。

A.22.4%,一20℃ B.23.1%,一21.2℃ C 23.7%,一17.2℃ D.24.9%,一9.5℃ 40.载冷剂的凝固点与蒸发温度相比应该( )。 A.高 B.低 C.相等 D.高低均可 41.氯化钠水溶液的最低使用温度约为( )。 A.一5~0℃ B.一11~一6℃ C.一16~一13℃ D.一2l~一1.7℃ 42.氯化钙水溶液的最低使用温度约为( )。 A.—36~—32℃ B.—41~—37℃ C.—46~—42℃ D.—50~—47℃ 43.乙二醇水溶液浓度为45%时,使用温度可达—35℃,但在( )时使用效果最好。 A.—4℃ B.—6℃ C.—8℃ D.—10℃ 44.高低压压力控制器在制冷系统中控制的是压缩机的( ) A.吸气压力 B.蒸发温度 C.吸气温度 D.油泵压力 45.高低压压力控制器控制排气压力的目的之一是( ) A.减少电耗 B.增加电耗 C.使电耗先减少后增加 D.使电耗先增加后减少 46.高低压压力控制器控制吸气压力的目的之一是使吸气压力( )。 A.高于调定值 B.低于调定值 C.高于或等于调定值 D.低于或等于调定值 47.高低压压力控制器中的手动复位开关的作用是( )。 A.手动复位后使机组启动控制电路接通 B.手动复位后使机组停机 C.自动复位后使机组运行 D.自动复位后使机组停机 48.压差控制器在制冷系统中控制的是( )。 A.油泵的吸人压力 B.油泵的排出压力和吸人压力之差 C.冷水泵的排出压力 D.冷水泵的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之差 49.压差控制器中的延时开关,其延时时间为( )。 A.30 s B.40 s C.50 s B.60 s 50.WT型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的差动范围在( )之间。 A.3~5℃ B.6~8℃ C.10~12℃ D.13~15℃ 51.压缩机能量调节的作用之一是可提高压缩机运行的( ) A.转速 B.温度 C.时间 D.经济性 52.活塞式压缩机的能量调节方法是控制( )数量。 A.汽缸 B.活塞 C.气阀 D.实际工作的汽缸 53.能量调节阀的调节依据是:根据( )调整能量调节阀的开启度。 A.吸气压力 B.吸气温度 C.排气压力 D.排气温度 54.变频式能量调节是用改变电动机( )的方法来改变压缩机的转速。 A.供电电压 B.供电电流 C.供电频率 D.供电相位

55.载冷剂的浓度以( )表示。 A.容积百分比 B.质量百分比 C.体积百分比 D.当量 56.调整载冷剂状态时,应首先检测出载冷剂的( )。

A.密度 B.比容 C.重量 D.纯度 57.氨的蒸发压力为0.105MPa时,其蒸发温度为( )。 A.—29.8℃ B.一35℃ C.—32℃ D.—33.4℃ 58.蒸发温度的变化与库房的热负荷、蒸发器的( )和压缩机的容量有关。 A.导热面积 B.传热面积 C.表面面积 D.展开面积 59.库房围护结构的( )是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降而变化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