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后: 评价方式 肉眼观察 染色良好特征 血膜外观为淡紫红色 显微镜观细胞分布均匀,血细胞无人为形态改变,红细胞呈淡粉红色,察 白细胞胞质能显示各自特有的色彩,白细胞核呈红色或紫红色,核染色质清晰可见,细胞内外无或少见染料沉着 13,血细胞计数板结构及区域划分
结构: 区域划分:
14,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原则
计数顺序: 技术原则:
15,血细胞计数常见的技术误差与原因:
16,白细胞计数
①操作步骤(显微镜计数法):1.准备稀释液0.38ml 2.采血,加血20μl 3.充池
4.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 5.计算:WBC /L = N/4×10×20×10 = N/20×10 ②参考区间:成人:(3.5~9.5)×10 /L 儿童:(5~12)×10 /L 6个月~2岁:(11~12)×10 /L 新生儿:(15~20)×10 /L ③质量控制:
1.采血时间:日内波动较大,尽量固定采血时间 2.计数误差:同红细胞计数。1)注意每一步操作。
2)各大格的细胞数不得相差8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超过10%,否则需重新充池
3)白细胞< 3×10 /L ,可增加计数范围(或降低稀释倍数);白细胞数> 15×109/L,可适当增加稀释倍数。
3.有核红细胞的影响:有核红细胞不被稀释液破坏,较多时需将其扣除。公式:校正后白细胞数/L= x × 100/(100+y) 其中,x为校正前白细胞数,y为在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4.经验控制:以血涂片中所见白细胞的多少粗略核对白细胞计数结果有无大的误差 血涂片白细胞/HP WBC 2~4 4~6 6~10 10~12 (4~7) ×109/L (7~9) ×109/L (10~12) ×109/L (13~18) ×109/L ④参考区间 成人:(3.5~9.5)×109/L 儿童:(5~12)×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17,白细胞分为哪几种?如何进行分类计数?
①外周血中白c种类: 中性粒细胞(N)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②分类计数:采集血液→制备血涂片→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计算→ 报告 先低倍镜下观察全片,包括白细胞的分布和染色情况,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
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区域;油镜下对所见到的白细胞逐个进行分类,并作好记录,共计数100~200个白细胞;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形态以及有无寄生虫等;计算。
18,分类技术报告方式及质量控制:
①报告方式:
(1)各种白细胞所占比值或百分率。
(2)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并包括在白细胞分类比值中。
(3)有核红细胞,不列入WBC之内,报告分类100个白细胞时见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4)发现疟原虫等应报告。
(5)红细胞、血小板形态有异常应报告。
②质量控制:(显微镜计数法)
1)标本 抗凝血应充分混匀后再涂片;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涂片;制片前标本不宜冷藏。
2)血涂片制备和染色:
3)镜检部位:体尾交界处。
4)镜检白细胞数量:视总数而定。
一般:100个白细胞;
WBC>15×109/L:200个白细胞;
WBC<3×109/L:多张血涂片,50-100个白细胞。
19,分类计数参考范围:(成人)
细胞类型 Nsg(中性分叶核) E(嗜酸性) B(嗜碱性) L(淋巴) M(单核) 百分数(%) 绝对值(×109/L) 40~75 0.4~8.0 0~1 20~50 3~10 1.8~6.3 0.02~0.52 0~0.06 1.1~3.2 0.1~0.6
20,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①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最常见。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的烧伤、大手术后、心肌梗死、急性溶血 ③急性大出血:内脏破裂、宫外孕破裂 ④急性中毒:化学药物、代谢性中毒 ⑤恶性肿瘤
⑥白血病(粒细胞性)
21,淋巴细胞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 (婴幼儿期较成人高) ①绝对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 某些传染病的恢复期
肾移植排异反应前期 急淋、慢淋
②相对增多:再障、粒缺
(2)淋巴细胞减少 放射线损伤;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免疫缺陷
自身免疫性疾病 N↑可导致L↓(相对)。
22,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6~15 圆形或 椭圆形 10~12 圆形 13~15 圆形 10~15 圆形 直径(μm) 形态 10~15 圆形 细胞质 细胞核 染色质 粉红色,颗粒量多、细小、均匀、弯曲呈杆状、带状、粗糙,深紫红色 紫红色 腊肠样 粗糙,深紫红色 粉红色,颗粒量多、细小、均匀、分2~5叶,以3叶核紫红色 着色不清,橘黄色颗粒、粗大、整齐排列、均匀充满胞质 着色不清,紫黑色颗粒、量少、大小不均、、排列杂乱、可盖于核上 透明、淡蓝色、多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匀紫红色颗粒 单核细胞 12~20 圆、椭圆形 半透明、灰蓝色或灰红色。颗粒细或不规则形 小、尘土样紫红色 肾形、山字形、马蹄形、扭曲折叠不规则形 疏松网状,淡紫红色,有膨胀和立体起伏感 因颗粒遮盖而胞核不清晰 圆形、椭圆形、肾形 深紫红色,粗糙成块,核外缘光滑 粗糙,深紫红色 为主(40%~50%) 多分2叶,眼镜形 粗糙,深紫红色 23,核左移、核右移定义及临床意义
(1)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
①定义: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其所占比例大于5%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常伴中毒颗粒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②临床意义:(核左移可分为)
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伴WBC增高,骨髓造血旺盛,抵抗力强
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伴WBC不高或减低,骨髓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 或 轻度核左移:仅见杆状核粒细胞>6%。
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 重度核左移(类白血病反应):杆状核粒细胞>25%,出现更幼稚粒细胞,伴明显 毒性变。
(2)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 ①定义: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 ②临床意义:常伴有WBC减少,造血功能衰退表现。主要见于巨幼贫、恶性贫血。
24,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①定义: 严重传染病 各种化脓性感染 败血症 恶性肿瘤 中毒
大面积烧伤
等病理情况
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可单独或同时出现
②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形态变化(1)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2)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s) (3)空泡 (vacuoles)
(4)杜勒体(D?hle bodies) (5)核变性(degeneration ),
25,棒状小体(Auer bodies)
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单核细胞可见,淋巴细胞无)
26,异型淋巴细胞定义、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①定义:在病毒、原虫感染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改变,称异型淋巴细胞或反应性淋巴细胞。 ②形态变化:
按形态特征将其分为以下三型: Ⅰ型(空泡型/浆细胞型) Ⅱ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 Ⅲ型(幼稚型)
③临床意义:一般病毒感染异淋<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异淋常>10%
27,红细胞计数:
1)方法:(显微镜法)
①准备稀释液:取一试管,加入红细胞稀释液2 ml 。
②采血和加血:准确采集末梢血或吸取新鲜静脉抗凝血10μl ,加至上述稀释液中,立即混匀。
③充池:准备计数板、充分混匀稀释液、充池,室温静置2~3 min ,待细胞下沉。
④计数: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⑤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