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重塑心灵》有感:重塑心灵,品味人生_读后感_模板

读《重塑心灵》有感:重塑心灵,品味人生_读后感_模板

重塑心灵,品味人生 ——读《重塑心灵》有感 作者:伊犁中支 吴晓昀 在这个繁华的时代,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的心灵容易变得敏感和躁动不安,因此需要给自己的心灵补充营养,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坚强、勇敢,更有信心去面对一切事物。

最近读完了李中莹老师的《重塑心灵》,不敢说大彻大悟一番,至少心理有了一个完整而轻松的疏理过程。以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爱较真、易急躁,结果往往心情和事情都越来越糟糕,读了李老师的书以后,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理性而轻松地解决问题,使自己更有能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增加自己的信心。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非常赞同李老师提出的培养自信的一个方程式: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信→自爱→自尊……

这本书买来已经有半年多了,上一次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理解有困难了,几乎没有看完就放被搁置书柜。最近心血来潮把原来看的一些书籍又重新翻阅了一遍,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李中莹老师的这本《重塑心灵》。 这本书主要是李中莹老师教授我们如何使用《神经语言程序学》技法提高为人处事能力,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里面介绍的很多技巧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如果能真正运用起来将对提高生活品质会有不小帮助。其中”与潜意识沟通”这一部分令我印象尤为深刻,人要不断的与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沟通,以达到自我的和谐状态。我试着将这种方法与静坐、深呼吸结合起来使用,发现这种方法可以让人很快冷静下来,对于减少脑中纷乱繁杂的思绪有一定效果。记得有一次不良情绪来袭时,我一个人在书房打坐做深呼吸然后与潜意识沟通,似乎进入了一种无我的状态,睁眼的一瞬间思维清晰、心情舒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书中很多想法和观点都很独特和鲜明,将有些现象和事实一针见血地阐述归纳出来。展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从里向外,从心灵底层层层透析,当我跟随着文字行进的时候,仿佛自己也是一个正在接受解剖的人,脑子里往日的画面和故事像电影一般播放,自己也正在进行心灵的重塑。在书中,有一个观点对我影响较大,这个观点是”有效用比只是强调道理更重要”.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而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对于我自己而言,自我感觉是挺喜欢讲道理的,与别人沟通交流,理论道理较多,但我很少想过它是否有效果、是否创造了效用、效用是否达到了最大化呢?很多时候,面对不同的人,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也存在差异,讲道理不一定有效果,如果你注重效果也许就不会和他总是讲道理了。我也很赞同李老师书中的一句话:”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在读完书后,我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多注重说出的做法除了有道理外是否同时有效,在”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这样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加有意义。

书中讲到的内视觉内听觉与内感官三种感官类型,通过观察眼睛转动的方法来判断人们属于哪种感官类型,当你回忆过去某一段场景时,第一个出现或者是出现最多的是画面、声音还是感觉来判断。经测试发现,我比较符合书中介绍的内视觉强内听觉弱的人的性格特点。我习惯快速处理事情,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焦躁,不太注重细节。虽然没书中所描述的情况严重,但这些问题点确实存在,我也一直在想办法克服。我最近试着将这些内感官的特别用在学习上,就是多使用想象法记住一些知识点。比如最近我使用想象法来记我新接触的业务概念,效率有所提高效果比原来的死记硬背要好很多。我接下来要提升的就是内听觉以及内

感觉,特别要加强的就是内听觉。李老师介绍尽可能的分辨所处环境中发生的声音。说话时,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声调、听别人讲话时从说话者的讲话声调中感受他内心的情绪状态。提升内感觉的有效方法应该就是经常注意觉知本体的感觉,其实我想这相当于经常发觉潜意识的存在,通过这种方式与潜意识沟通。

后面介绍的情绪方面内容讲到情绪都是有其积极意义存在的,这点我本人也非常的赞同。表面看起来有些不良情绪产生毫无价值,比如生气,但是究其原因应该是自己对于事实或认为的情形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程序的体现形势。对于处理这种情绪的方法我尝试过使用《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中介绍的方法,将当时的这种积极能量提取出来并感受它。而我最近也在尝试当情绪来袭时,多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我有时候会出现无力感,就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原因是什么呢?我改变哪项原因就会使情况有所改变呢?我愿意改变吗……有时候在自我对话开始之前需要先鼓励、肯定一下潜意识的自我,让自己充满积极能量去思考问题。

书中的很多内容目前还没有全部掌握,这本书值得不断地重复学习并实践。我要学会生活,体验人生,抱着一种享受人生的态度去学习、去工作、去休息,做情绪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拥有正面情绪,恰当处理负面情绪。成长更多来自于心灵的成熟,这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更多选择,懂得思考、懂得如何行动、懂得品位人生,才不枉美好时光。 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把班级还给学生》带给我的点滴思考

近期,我从两位名班主任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一位是郑学志老师,一位是郑立平老师,两位老师的著作《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过招”》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思考,更多的是班主任职业规划和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问题。

1、任何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学生会轻易地接受改变,因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欣赏的渴望。”你把学生当做魔鬼,你就挣扎在地狱;你把学生看成天使,你就享受在天堂。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欣赏自己是一种自信。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说:“不要老是抱怨。过多的抱怨只是一个人衰老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从不抱怨的。命运把他扔向天空,他就做鹰;把他置身山林,他就做虎;把他放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投到大海,他就做鲨。”

碎笔:非常欣赏詹姆斯的那句话。常人尚且希望被欣赏,学生更是如此。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看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2、徐小平曾经说:“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郑立平教育人生的“八五计划”。教师理应学会为生命理财,学会为学生投资,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增值。

碎笔:职业规划是宏观的设想,点滴思考、读书写作是微观的努力,两者应结合。

3、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影响我们成功的最大敌人,往往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实践证明,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冲动往往以愚蠢开始,以后悔结束。切记,生气时不教育,教育时靠智慧。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将出现的问题转化为教育的机会。夸美纽斯说:“犯了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到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碎笔:生气时不教育,说得多好!可惜自己明白这个道理有点晚,以前动不动就发脾气,现在明白了,教育要靠智慧,要把问题作为教育的机会。

4、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谨记: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关闭他生命走廊中的一扇窗;而我们一次真切的关怀、一句真诚的鼓励也可能会在学生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为他的生命多开启一扇通向光明、美好的门。

碎笔:既然班主任的作用在不经意间如此重要,那平时更要谨言慎行,多讲一些肯定性质、鼓励性质的话。

5、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用两个词总结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想那就是读书和研究。一个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永远是一个“教书匠”,其素质和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

碎笔:我自己现在的状态是,经验正在积累中,反思正在进行中,读书正在忙碌中,写作正在坚持中。

6、一个班级就像一个人一样,是有思想、有性格、有精神的,它的思想、性格和精神的形成必须依赖于班级的文化建设。班级管理必然要经过一个从“人治”到“法治”再到“自治”的过程,“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班主任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种权威和距离感来自于公正、公平、无私以及对事不对人的处事态度。班级管理有三个比较高的境界:人在班中,班在心中;人如其班,班如其人;人即班,班即人。当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家那样爱恋、牵挂、信任、依靠班级的时候,当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愉悦、振奋、自豪的时候,班主任是最成功的,也是最幸福的。

碎笔:我离“最成功”的班主任境界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真诚、人格不断接近这个境界。

7、英国伊顿公学的交流活动:每隔一段时间,班主任和一群学生围坐在一起,没有任何教育批评或灌输目的地进行对话,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听到不同于自己的意见,也不要急于反驳争辩,静心交流,共享那种悠闲、和谐、轻松与真诚,感受彼此的尊重、关爱、坦率和深情。美国伊克中学的校训:“让我看,我记不住;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会明白。”

碎笔:两所中学的做法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开学伊始,我就答应学生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10月份一定组织一次。

8、一个洋溢着书香的班级,绝对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每周一书。

碎笔:建设书香班级,这是个很好的创意。10月份,我会逐步完善本班的图书角,为图书角配一个书柜,黑板报专门开辟出一个专栏:每周一书,推荐一本值得读的书。

9、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