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名词解释

六、古代罗马文明

1、【伊达拉里亚文明】:意大利早期文明。BC8世纪,伊达拉里亚人来到意大利。BC7世纪出现城市国家。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城市国家独立自主,各自为政。BC6世纪伊达拉里亚势力达到鼎盛,传说他们曾建立塔克文王朝,后罗马兴起,伊达拉里亚城市国家相继被征服,全部被兼并。

2、【王政时代】:古罗马军事民主制时代。根据罗马历史的传统说法,从BC753年罗穆路斯建城到BC510年高傲者塔克文被推翻,先后有七个王统治罗马,这一时期被称为王政时代。在王政前期即所谓的前四王统治时期,罗马人生活在氏族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之下,到王政后期,伊达拉里亚人在罗马建立了政治,即所谓的塔克文王朝。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BC510年国王塔克文被贵族驱逐,王政时代结束,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

3、【库里亚大会】:古罗马公民大会之一。起源于王政时代。每一库里亚包括十个氏族,当时罗马共有30个库里亚。大会由王召集,仅限成年男子参加,大会有决定战争、选举官职、通过或否决法律及审判重大案件,氏族血缘关系在行政时有重要作用。

4、【塞尔维乌斯改革】:古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推行的改革。改革的内容有:(1)建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2)对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5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3)创设森都利亚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塞尔维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5、【保民官】:古罗马时代管理军事或民政的官员。BC494年罗马贵族承认平民有权选举保民官。其职责是保护平民利益,帮助平民反对官吏的侵犯和迫害,无行政权。保民官的人身自由不受限制,可以否决贵族官吏通过损害平民利益的法令。不能由贵族来担任,必须由平民担任。保民官是监督两名执政官的,后来增加到十个。 6、【《十二铜表法》】:BC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它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12铜表上得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是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十二铜表法对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有重要影响。

7、【元老院】:古罗马王政时期的重要权力机构。元老院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宣战、招募军队、批准立法等等权力。是共和国的核心领导机构和最高行政机构。至共和国后期,独裁者常掌控元老院来强化统治。罗马帝国时期,皇帝的统治削弱了元老院的权力,渐失去重要性。

8、【布匿战争】: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罗马在向地中海扩张的过程中,于BC264年——BC146年与迦太基发生了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而得名,第一二次战争是以双方争夺地中海西部霸权而产生,第三次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通过布匿战争,罗马彻底击败迦太基,取得西地中海的霸权。

9、【汉尼拔】:古迦太基军事家。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进攻罗马本土,在特拉比亚战役(BC218年)、特拉稀美诺湖战役(BC217年)和坎尼战役(BC216年)三次击溃罗马大军。在意大利转战15年,使罗马遭到沉重打击,但最终被罗马名将大西庇阿在扎马决战中击败。BC196年亡命叙利亚。后在小亚细亚的俾提尼亚自杀。

10、【坎尼战役】:BC216年迦太基与罗马在坎尼进行的会战。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的主要战役,迦太基军队在汉尼拔的指挥下击溃了由罗马执政官鲍鲁斯和发罗统领的罗马军队,虽然会战的结果没有为迦太基取得重大优势,但此次战役被称作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以战术取胜的战役之一。

11、【格拉古兄弟改革】:古罗马在BC133年——BC121年由格拉古兄弟进行的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BC133年,提比略.格拉古就任保民官,随即提出土地改革法,规定公民每户所占公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超额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并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由一个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改革方案受到元老贵族的抵制,提比略因此殉难。BC123年和BC122年,其兄弟盖约.格拉古连任保民官,继续推行改革,结果失败。这次改革对于罗马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2、【马略军事改革】:古罗马共和国后期由执政官马略进行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突破按财产资格服役的限制,将征集公民兵改为募兵制;改革军团组织,实行联队制;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严格训练军队;把角斗方法引入军队。马略的军事改革改变了

罗马以公民兵为基础的军事制度,使罗马军队变成无产者为来源的职业军队。

13、【苏拉独裁】:罗马共和国后期苏拉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BC82年——BC79年的苏拉统治被称为“苏拉独裁”。苏拉在形式上保留人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这些机构。但他以终生独裁官的身份独揽军政大权。BC79年辞职隐退,后病逝。苏拉依靠军队进行独裁统治,为后来的凯撒等人的独裁开了先河。

14、【斯巴达克起义】:BC73年斯巴达克发动的古罗马奴隶起义。BC73年角斗士斯巴达克发动起义得到奴隶的广泛响应。BC71年,起义在克拉苏的镇压下失败。斯巴达克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过程。同时推动了隶农制的实施。

15、【前三头同盟】:BC60年,由凯撒、克拉苏、庞培组成的政治同盟。三人一起反抗元老院,史称“前三头”。三头协商分享罗马权力。BC53年,克拉苏死于帕提亚战争,三头同盟破裂。BC49年,凯撒进攻罗马,庞培逃亡埃及,为托勒密人所杀。BC44年,凯撒被任命为终生执政官,不久后在元老院被刺身亡。

16、【凯撒独裁】:罗马共和国后期凯撒建立的独裁政治。BC46年凯撒被元老院任命为10年的独裁官。两年以后,被任命为终生独裁官,凯撒执政期间,对罗马社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改组元老院,将人数增加到900人;(2)增加高级官职的数目;(3)改善行省管理制度,提高各省的自治权,改进行省的赋税制度;(4)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5)建立殖民地,安置老兵和平民。他的改革措施和独裁统治引起了部分元老贵族的不满,BC44年以布图鲁和喀约西为首的元老贵族在元老院刺杀了凯撒。

17、【后三头同盟】:BC43年,由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的政治同盟。BC43年,三人在波伦比亚附近会晤,达成协议。史称“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分治天下5年,安东尼统帅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萨丁尼亚,雷必达得到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由三人共治。BC40年,三人再次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地区,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辖北非。BC36年,屋大维解除雷必达军权,至此变成两头对峙,BC30年屋大维战胜安东尼,后三头同盟结束,意大利重新统一。

18、【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原名盖约?屋大维。公元前43年,与雷比达、安敦尼结成后三头同盟。BC36年解除雷必达军权,BC30年在亚克兴海战中战胜政敌安敦尼,取得罗马政权后,

先后获得执政官、保民官、大元帅等头衔,BC28年改组元老院,BC27年被元老院奉为“奥古斯都”的尊号。在位时期开创了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罗马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19、【隶农制】:罗马帝国时期一种土地剥削和人身依附关系。农最初指承租别人土地的佃农,是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BC1—2世纪,由于意大利土地关系的变化,奴隶制出现危机,隶农制在意大利逐渐盛行。并扩大到其他地区。隶农通过契约从土地所有者手中租用土地,租约5年。BC3世纪危机全面加剧了隶农的人身隶属和依附倾向日渐增强这一过程,是隶农实际上丧失了自由民和独立的经济地位,导致隶农转变为一种特殊的依附农民。

20、【《米兰赖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的宽容基督教的赦令,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统治帝国东部的李锡尼联合发布《米兰赖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使其取得合法地位,《米兰赖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次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统治者开始对基督教加以保护和利用,实现了基督教与帝国政权合流。

21、【3世纪危机】:3世纪罗马帝国发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从2世纪末到3世纪末,罗马帝国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史称“3世纪危机”表现在农业萎缩,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以及贫民奴隶不断起义和大批蛮族入侵。这种在罗马社会发生的全面危机。根源是奴隶制的衰落和奴隶制社会的矛盾激化造成。 22、【戴克里先】:故罗马帝国皇帝。284年罗马皇帝努麦利安被杀,戴克里先被军队拥立为皇帝。执政时期采取一系列强化军事官僚机构、加强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建立四帝共治制度,使其成为罗马后期的主要政体,其改革使罗马帝国对各境内的统治得以延续。

23、【四帝共治制】: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安创立的统治政策。284年戴克里安取得帝国政权。他先与马克西米努斯共治帝国,授予自己与马克西米努斯奥古斯都的尊号。然后给奥古斯都各配一名助手,称之为凯撒,将自己辖区的一部分交给凯撒治理。戴克里先任命加列里乌斯为凯撒,马克西米努斯任命君士坦丁乌斯为凯撒。四帝共治制划定四个地区而不分割,最高权力任归戴克里先;每个奥古斯都早20年任期后将权力交给自己指定的凯撒。四帝共治制加强了皇权,巩固了边防,对罗马当时的危机起到了暂时缓和的作用。

24、【君士坦丁】:古罗马帝国皇帝,史称君士坦丁大帝。306年在不列颠被军队拥立为奥古斯都。312年在罗马郊外战胜马克森提,确立对帝国西部的统治,次年与帝国东部统治者李锡尼发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14年与李锡尼开战,323年取得胜利统一全国。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第一次基督教主教会议,330年放弃古都罗马,迁都拜占庭,改为君士坦丁堡。

25、【西哥特王国】:5世纪初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的国家,376年西哥特人遭到匈奴人袭击,被赶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410年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领导下洗劫了罗马城。419年建立了第一个日耳曼王国——西哥特王国,定都土鲁斯,领土包括高卢西南端和西班牙大部分。507年由于法兰克人进攻,王国中心南迁,6世纪中叶设立新都于托莱多城。585年合并苏维汇王国,并收复被拜占庭国侵占的国土,714年,阿拉伯人灭亡西哥特王国。 26、【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BC63年任罗马执政官,BC60年“前三头同盟”成立后因拒绝凯撒邀请而被放逐。BC49年,凯撒与庞培内战爆发后支持庞培。凯撒被刺后他热衷于恢复共和,连续发表演说抨击安东尼,BC43年“后三头同盟”成立后,被安东尼下诏杀死。主要著作有《论国家》、《论法律》、《论神的本质》、等等。

27、【万民法】;罗马法中各民族共同适用的法律。其内容是调节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于所有权和契约关系的规范。它除了包含罗马法原有的部分规范之外,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法律规范,与公民法相比,这种被罗马法学家称为“各民族共有”的万民法,是以自然理性为依据,颇为接近自然法的观念,没有公民法那样狭义的民族性和形式主义的缺点,因而更能满足于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

28、【新柏拉图主义】:故罗马帝国时期神秘主义哲学派别,普罗提诺斯(204—270)是新柏拉图主义主要思想体系的创始人之一。所谓的新柏拉图主义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在吸取亚里士多德学派、斯多葛学派的部分内容和东方宗教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神秘主义哲学,普罗提诺斯提出世界的本源是“太一”或“元一”,万物皆来自“太一”的思想对基督教教义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七、中世纪的西欧

1、【马尔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