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
本复习资料用途:用于《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考试,以及《化妆品配制员》职业资格考试。但是本资料只是两门考试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
本复习资料目的:列出两门考试与化妆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相关知识的要点,便于各位同学记忆。
乳化体
第一章 乳化体理论
1. 乳化体(或叫乳剂):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体或小液珠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之中,形成有相当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2. 乳剂的种类:水包油型乳化剂(O/W)、油包水型乳化剂(W/O)、多重乳化剂(W/O/W,O/W/O)、微乳化体。 3. 液珠大小与乳化体外观的关系
液珠大小 外观
可分辨两相
大液珠 存在 大于1μm 乳白色乳化1 ~ 0.1μm体 (约) 蓝白色乳化0.1—0.05μ体 m 灰色半透明0.05μm以下 液
透明液
4. 乳状液颗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浊度法、计数法、光散射法、显微镜法
5.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 1) 外相的黏度 2) 内相的黏度
3) 内相的浓度
4) 乳化剂及界面膜的性质 5) 液珠大小及其分布 6) 电黏度效应
6.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
乳化体的增稠的办法: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内相的比例,增加油相的熔点。
注意:不能通过加盐的办法来增加黏度。
7. 乳状液类型的测定方法: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 8.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相体积、乳化剂的分子构型、乳化剂的亲水性、乳化器材料性质
9.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界面张力、界面膜的强度、界面电荷的影响、黏度的影响
10. 乳状液不稳定性的三种表示方式:分层、变型、破乳 11. 影响絮凝和聚结速度的主要因素:电解质、电场、温度 12. 选择乳化剂的原则 (1) 当选用两种乳化剂配成混合乳化剂时,HLB值不要相差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否则所配乳化体的稳定性不好。 (2) 选用多个HLB值呈等差变化(如HLB值分别为6、8、10、12、14、16)的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所配乳化体稳定。 (3) 混合乳化剂中各组分用量要主次有别,以保证乳化体的类型及其稳定性。 (4) 除了选择合适的乳化剂配比,以便乳化剂的HLB值与油相所需HLB值相吻合外,乳化剂在化妆品中的用量一般考虑如下:
13. 欲制O/W型乳化体,配方的原料为Span 60 、Tween 60、凡士林和水。已知Span 60、Tween 60的HLB值分别为4.7、14.9,将凡士林乳化成O/W型乳化体需要的HLB值为10.0。计算Span 60 与Tween 60的比例。
答:假设Span 60:Tween 60 = x:1,则 (14.9 –10.0) / (10.0 – 4.7) = x 推出:x=4.9/5.3
第二章 乳化类护肤品
14. 乳化体化妆品根据产品的形态,可分为不能流动呈半固态的膏霜(其中较硬的叫膏,较软的叫霜)和可以流动的乳液。常见乳化体化妆品有润肤霜、润肤乳液、冷霜、雪花膏等。
15. 润肤霜的作用是恢复和维持皮肤健美的外观和良好的润湿条件,以保持皮肤的滋润、柔软和富有弹性。它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刺激,防止皮肤过分失去水分,向皮肤表面补充适宜的水分和脂质。 16. 润肤霜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日霜、晚霜、护手霜、按摩膏、眼霜等。
润肤霜的主要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方法:P191 (1) 耐热油水分离:配方与工艺 (2) 颜色泛黄。(加热温度过高,某此原料易变色,加抗氧化剂) (3) 膏体中有气泡,(没有真空脱泡) (4) 霉变和发胀。 17. 润肤乳
润肤乳与润肤霜配方与工艺相似。区别是配方上,乳液的用的增稠剂不同,油相的熔点较低,含量较少。
润肤霜的主要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方法:P192 (1)乳液的稳定性差:
a) 乳液的黏度低,水油两相的密度差比较大
b) 配方或工艺原因,使得内相粒径不够细或者分布不均匀。 (2)乳液在贮存过程中,黏度升高
采用了较硬脂酸盐或硬脂酸酯类作为乳化剂 (3)颜色变黄 18. 冷霜
一种含香味剂的油脂性膏体,又名香脂。是典型的W/O型乳化体,由于涂擦在皮肤上产生凉快感觉,故而得名。与雪花膏相比,其膏体更无油腻感。主要原料为水、蜂蜡、硼砂、白矿油、凡士林及黏度调节剂等。乳化剂一般是蜂蜡与硼砂反应物;或者加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单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冷霜目前一般用作清洁霜。 冷霜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方法: (1) 热天析油:乳化剂、或油相没有选择合适。 (2) 冷霜发粗:生产工艺(没有乳化好)、配方(乳化剂不合适) (3) 颜色偏黄:原料(如香精、蜡类)选择不合适 19. 雪花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