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案例50个

[案例五十一]送餐大王的生意经 (一)、【基本概况】

2007年,北京市作了一项调查:物流配送哪家最快?结果胜出的既不是投资巨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也不是枝繁叶茂的邮政系统,而是丽华快餐。因为它创造了五环之内半小时送达的纪录。如果你在北京,中午11:30要订餐1000份,并且指定12时准时送到,只有丽华快餐能快速反应说OK。

丽华快餐在中国餐饮业可谓一个传奇,因为这家在全国12个城市经营却看不到一块招牌、一个销售点的企业,仅仅凭2000元起家,如今却能每天卖出15万份盒饭,成为内地目前最大的中式快餐企业,也是唯一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外送快餐品牌。 让快餐快起来

丽华董事长蒋建平做过一个调查,30分钟是人们心理承受的极点。“快的标准就是从接受订餐到顾客收到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这是我们的生死线。快餐业的门槛很低,我们只有跑得更快,才能不被别人追上。”

丽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店铺,而是承包国有企业闲置下来的食堂,并按照快餐的要求稍加改造,为单位改善伙食的同时为周边的顾客送餐。利用这种方式,丽华快餐的门店四面开花,产生了快速的链式效应,也形成了一个全面的送餐网络。而送餐半径减小,送餐速度自然就会加快。

没有资金,无法购买大量的送餐摩托车,丽华快餐想到了租用车辆。人手不够,就连人带车一块租。“我们对那些有车的无业人员连人带车一起租借,他们只在中午送餐的这个时间段归我们所有,我们付给工资,而下班以后,他们还可以继续做他们的事情。”这个方案,既满足了丽华资金的缺口,又满足了市场对送餐的量、速度的要求,还为有车的人提供了额外的收入。

够“快”了,就要更快,要满足30分钟送达,丽华创造性提出“固定加流动仓储中心”的概念,织成了一张覆盖整个城区的网络。丽华进驻大城市,首先会建立生产中心和调度中心。在确定该城市核心商业圈后,丽华会逐步在这些地方建立固定的仓库,这些点基本能覆盖整个他们承诺的区域。围绕这些固定的点,他们根据每天订单的情况,在中餐时间配备一定数量的盒饭。在非商业圈,他们用十几台车装载一定数量的饭盒分布在这些区域,形成一个流动的“仓储中心”。送餐员就守候在这些固定的和流动的“仓储中心”,公司指令一到,立即出发,摩托车跑远点的,自行车跑近点的。他们有的只是“二传”,并不直接把盒饭送到客户手中,而是送给等候在某写字楼门口的送餐员,然后马上回到原地待命。这一切,都由调度中心来指挥协调。

既然快餐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快,在“快”字上,丽华快餐进行了大投入,用机动车代替了非机动车……送餐队伍最早使用BP机、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后来又使用网络,如今还使用GPS 定位系统,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投入,目的只有一个:让快餐快起来。 永远走在市场前面

快和准时是快餐行业吸引顾客的核心特色。不过,单凭这两项还不足以领跑中国的快餐市场。2007丽华成功获得了晨兴科技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该笔投资将帮助丽华快餐进入全国更多一线城市。2008年,丽华快餐还承接了北京奥运会的送餐任务,成为北京奥运最大的团膳业务供应商。作为国内中式快餐业的领跑者,丽华已经在行业中推出了不少第一。

除了第一个承诺在一定区域内30分钟内送达,丽华快餐还是中国首家采用“800受话方付费”订餐的;是行业内第一个运用电脑化接线管理送餐,实现网上订餐的;第一个建立了国家级生化实验室来检测其饭菜质量;第一个在送餐时引入GPS 全球定位系统;第一个推出营养配餐和行业标准……

丽华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止,2008年,投资5000万人民币的“快餐工厂”即将在北京落成,此举将开启中式快餐“工厂化时代”的大门,公司2008年的销售目标是5个亿。丽华已规划出未来三年在NASDAQ上市的发展战略,蒋建平说,“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做一个中式快餐的世界品牌,我们也对这个市场有信心。” (二)、【模式解析】

企业名称 丽华快餐 主营业务 外送快餐 “快”字当先,速度第一,理念超前;以顾客为中心,注价值主张 重快餐行业的快和准时性;不断创新,永远走在市场前面。 1、无店铺经营: 丽华是“专做外卖,不做堂吃”,在全模式核心 市范围内通过承包闲置食堂建设生产工厂,通过互联网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