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用“SAS”判定三角形全

第2课时 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2——“SAS”.理解满足“SSA”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阅读教材P37~39,完成预习内容. 知识探究

1.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________”).

2.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全等.

如果给定两个三角形的类型(如两个钝角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自学反馈

1.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要增加的条件是( )

A.∠A=∠D B.∠E=∠C C.∠A=∠C D.∠ABD=∠EBC

2.如图,AO=BO,CO=DO,AD与BC交于E,∠O=40°,∠B=25°,则∠BED的度数是( )

A.60° B.90° C.75° D.85°

3.已知:如图,AB、CD相交于O点,AO=CO,OD=OB. 求证:∠D=∠B.

分析:要证∠D=∠B,只要证△AOD≌△COB. 证明:在△AOD与△COB中,

AO=CO(已知),??

?∠ =∠ (对顶角相等), ??OD= (已知),∴△AOD≌△________(SAS). ∴∠D=∠B(__________).

4.已知:如图,AB=AC,∠BAD=∠CAD.求证:∠B=∠C.

1.利用SAS证明全等时,要注意“角”只能是两组相等边的夹角;在书写证明过程时

相等的角应写在中间;

2.证明过程中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如“对顶角相等”、“公共角、公共边”等.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已知:如图,AB∥CD,AB=CD.求证:AD∥BC.

证明:∵AB∥CD, ∴∠2=∠1. 在△CDB与△ABD中,

∵CD=AB,∠2=∠1,BD=DB, ∴△CDB≌△ABD.∴∠3=∠4. ∴AD∥BC.

2

可从问题出发,要证线段平行只需证角相等即可(∠3=∠4),而证角相等可证角所在

的三角形全等.

例2 如图,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接(A、B、D三点共线,AB=CB,EB=DB,∠ABC=∠EBD=90°),连接AE、CD,试确定AE与CD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结论:AE=CD,AE⊥CD.

理由(提示):延长AE交CD于点F,先证△ABE≌△CBD,得AE=CD,∠BAE=∠BCD.又∠AEB=∠CEF,可得∠CFE=90°,即AE⊥CD.

1.注意挖掘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隐藏条件;

2.线段的关系分数量与位置两种关系. 活动2 跟踪训练

1.已知:如图,AB=AC,BE=CD.求证:∠B=∠C.

2.已知:如图,AB=AD,AC=AE,∠1=∠2. 求证:BC=DE.

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证三角形全等所缺少的条件,充分挖掘隐藏条件.

活动3 课堂小结

1.利用对顶角、公共角、直角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

2.用“分析法”寻找命题结论也是一种推理论证的方法,即从结论出发逐步递推到题中条件,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