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度假村的概念设计与诠释话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态度假村的概念设计与诠释话语

作者:米满宁 赵海河 来源:《艺海》2011年第08期

摘要:以分类研究法、结合文献法、田野调研法,并以荣昌地区度假村景观设计为实证进行系统研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当前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地域特征、文化传承科学有效的思路与方法,为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思路与实践引导。 关键词: 度假村 景观规划 生态性 地域性 文化性

在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与新农村建设成效日益显著,生态设计、文化承传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景观规划设计的地域性与民族性逐渐消失。度假村作为集居住、景观、文化、旅游一体的“现代生存生活样式”的载体,在设计中坚持其地域性与文化特征,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获取最大限度生态效应,是我国当下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试以荣昌地区度假村景观设计为实证进行系统研析。 一、区位概况

本案位于重庆荣昌县城东北郊区,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文化特色明显。夏布、茶叶、陶器、折扇、荣昌猪等传统特色产业享誉全国,有“荣昌四宝”之美誉。香脆竹、兰草、鱼苗等新的特色产品正在形成,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美食自成体系,风味小吃独具特色。这些传统产业文化和特色美食,成为该地度假村设计中吸引游客的特色品牌。 二、设计构思与目标定位

任何优秀的度假项目,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在形象上给人一种明显的标识,在内容上给人一种特有的感受。面对当地文化体系散乱,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特色产业得不到广泛的传播与品牌化的现实,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当地生态资源的维护和利用,对特色产业的宣传和开发,成为该度假村设计的目标和打造品牌优势的重点。该度假村规划以 “文化、生态、休闲”为主体思想,在生态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传统意境的表达和现代手法下对传统文化的诠释,达到“设计源于生活,文化融于自然,现代构筑传统”的构思理念,使游客在休闲度假的同时了解、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

在设计时注重考虑到几个方面:如何把荣昌文化、荣昌特色体现在设计中;如何把古典园林的意境融糅于度假村设计中;如何将生态手法应用于设计中。另外,实现一个定位明确,主题鲜明,设计生态,符合大众消费的度假村设计,是本次度假村规划设计构思的基础。具体规划如下:(1)营造环湖和沿河景观带,改善水质状况和驳岸环境,规划水上项目,增加水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施,使东湖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突出生态特色。(2)结合基地内原有产业进行产业改造,在生态设计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并存,突出产业特色。(3)保护原有的景观构成模式,增加观景设施与生态设施,突出地域特色。(4)在景观规划中融入荣昌的产业文化和历史文化,突出文化特色。 三、功能分区规划

在功能布局上,整个度假园区大致为“一湖、二带、三区、六片、多节点”的组合模式。“一湖”指的是以东湖为中心的水上游乐项目。“二带”指的是东湖水库下游河流形成的沿河景观带和区边道路周边形成的密集植物观赏带。“三区”指以回归自然,展示荣昌风情和建筑特色的别墅度假区;以体现荣昌文化,展示体验荣昌特色产业的特色文化展示区;以体现自然风情,呼吸自然阳光为主题的自然疗养区。“六片”指的是陶艺展示体验区,茶艺展示体验区,布艺展示体验区、扇艺展示体验区,鱼塘休息垂钓区、竹林漫步区等。“多节点”指的是多个小节点和小景观组成的整个度假村景观系统。 四、分区设计要点详解 1、别墅度假区

别墅区规划呈带状,道路沿等高线设置,沿湖设宅,满足“缘水而居”的东方哲学思想。别墅区视野开阔,整个东湖景观尽收眼底。在景观设计中采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强调自然的生态设计手法,营造一个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个性独特的岛居式自然环境。滨水码头的设置增加了别墅区与其他两区的空间联系,增加游乐的趣味性和便利性。在别墅区建筑设计上,传统建筑符号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色彩与当地建筑色彩相统一,达到地域性与现代风格的和谐。 2、特色文化展示区

该展示区由旅客接待中心及附属设施和四大文化景观点组成,在特色展示区中充分考虑到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在展示地方文化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当地文化魅力,如陶文化展示区,不但设置了陶文化广场还设置了陶器体验区,让游客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了解陶文化的发展及陶器加工工艺。接待中心建筑设计中在空间上借鉴西南地区特色合院形式,形成内部的庭院空间,在建筑形式上与道路体系相呼应,在立面处理上,抽取当地的建筑符号加以整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风貌。 3、自然疗养区

该区设置在基地的西南部分,该地原有植物以油菜花田和密林为主,本区设计中保留原有植被特色,将原始居民住宅改造成农家乐,以展示乡土情趣。设置创新实践项目如“赛猪”“坝坝舞表演”等增加吸引力。在密林部分设置露营区,既可保留原有树种不被破坏,又可使游客可更直接的渗透于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生态观光鱼塘

区内有大片的鱼塘养殖区,在规划设计时,对鱼塘有计划的保留和改造,按使用功能和游客需求的不同可以将鱼塘划分为:水上娱乐区、特色水产观赏区、垂钓区、生态鱼养殖区。生态水产养殖主要体现在普通水产养殖区,堤岸种植果树,保留原来的竹林等,下面即可种草用来养鸡、鸭等,粪便经处理返回果树和养鱼,也可建成生态景观走廊,供游人散步休息。水域按照各水生动植物不同生活习性和他们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进行水产混养,以充分利用池塘空间,达到空间的最大利用率和生态循环经济的设计初衷,提高生态效益、观光效益、经济效益。 六、结语

“创造并非意味着传统的消亡。”(张家骥.中国造园史[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1:3)设计源于生活,它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吸收一切可吸收的先进成果的基础上自我变异、更新、整合出来的新的形式和内容。在度假村景观设计中,其潜在的时代性、历史性、承传性始终作为其发展的内在动因,因此,进一步拓展度假村的多重功能与多元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以景观设计的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满意性与整体性原则为基本指导思想,对地域性景观设计进行系统探究,提取文化精华作为设计的灵魂,并将之与特定境域中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力求其达到科学、技术、艺术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晓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