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教案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第1课时 国家权力机关

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怎样当家作主,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3.识记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4.识记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

2.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 3.能够辨别区分人大的职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自己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自觉热爱国家权力机关。 2.增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崇敬。

重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地位。 难点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教师准备: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家机关情景幻灯片或其他与此情景相关幻灯片。 学生准备:

1.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及其职权,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预习新课。

一、知识导入,场景激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还设有省(自治区)、地级市、县、乡人大。

人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有什么样的职权?要想了解这些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国家权力机关。

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6页的情景图片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请同

学思考。

问题:(1)哪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具有哪些职权?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可视情况组织同学展开讨论。

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

教师总结:(1)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务院总理以及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是由全国人大决定任命的。(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过渡语】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怎样产生的? 1.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7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上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出示以下幻灯片,加强学生对中央国家机构的认识。

2.全国人大的地位

【过渡语】从幻灯片中可以看出全国人大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教师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教师提出问题:对照中央,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机关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在本行政区域内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教师总结:(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在本行政区域内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知识拓展】中央国家机构产生及相互关系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国务院总理以及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是由全国人大决定任命的。同时全国人大有权罢免上述人员。国家主席在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事务作出决定后予以宣布或执行。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

关,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师提出问题: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或有哪些? 【知识拓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

[来源:Z*xx*k.Com]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归纳起来,人大的职权表现在四个方面: 1.立法权

简而言之就是法律的“立、改、废”。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四条 在下列场合,应当奏唱国歌:

??

第五条 国家倡导公民和组织在适宜的场合奏唱国歌,表达爱国情感。 ??

第十六条 本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知识拓展】人大的决定权,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权的具体方式

规范。实践中,通常运用的方式,就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审议和通过决定式决议。其中,决定包括:法规性决定、制度性决定、批准性决定等。

3.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知识拓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监督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知识拓展】监督内容分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和执法监督。工作监督分为:听取工作报告和汇报、质询、视察调查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相关知识,重点把握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

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2.全国人大的地位

3.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立法权??决定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任免权??监督权

三、全国人大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第2课时 国家行政机关

知识目标

1.知道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设立、职权。 2.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3.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能力目标

1.提高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立、职权的认识。 2.对依法行政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依法行政观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