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教师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卢秀成 董云 审核 王仲彪 王学勇 课题内容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了解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既不 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定义.
2.正确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学生通过学习,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过程与方法
从集合的角度深化概念;提高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在解题和证明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严密性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命题的条件与结论间逻辑关系的探究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通过严格
推理和证明的教学,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重点分析
1.理解充要条件及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
2.能利用命题与集合观点正确判断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3.充要条件命题的证明。 难点分析
1.正确运用“条件”的定义解题
2.从命题与集合观点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1.2.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 1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教师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卢秀成 董云 审核 王仲彪 王学勇 3.充要条件命题的证明。 主要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用讲练结合法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拨引导的方式, 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具体问题出发引出数学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反复应用和辨析,启发学生理解概念并能在实践中总结判定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已知p:整数a是6的倍数;q:整数a是2和3的倍数. 请判断: p是q的充分条件吗?p是q的必要条件吗?
分析: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就要看p能否推出q,要判断p是否是q的必要条件,就要看q能否推出p. 易知:p?q,故p是q的充分条件; 又q ? p,故p是q的必要条件. 此时,我们说, 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新课教学
给出定义: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显然,如果p是q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p?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
例1: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b=0,q:函数f(x)=ax2+bx+c是偶函数; (2)p:x > 0,y > 0,q: xy> 0;
1.2.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 2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教师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卢秀成 董云 审核 王仲彪 王学勇 (3)p: a > b ,q: a + c > b + c; (4)p:x > 5, ,q: x > 10 (5)p: a > b ,q: a2 > b2
分析:要判断p是q的充要条件,就要看p能否推出q,并且看q能否推出p. 解:命题(1)和(3)中,p?q ,且q?p,即p ? q,故p 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2)中,p?q ,但q ?? p,故p 不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4)中,p??q ,但q?p,故p 不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5)中,p??q ,且q??p,故p 不是q的充要条件; 类比定义
一般地,
若p?q ,但q ?? p,则称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若p??q,但q ? p,则称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在讨论p是q的什么条件时,就是指以下四种之一:
①若p?q ,但q ??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q?p,但p ??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 q,且q ?? 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巩固练习:P12 练习第 1、2题
1.2.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 3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教师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卢秀成 董云 审核 王仲彪 王学勇 说明:要求学生回答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或 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或p是q的充要条件、或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已知:⊙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O相切的充要条件.
分析:设p:d=r,q:直线l与⊙O相切.要证p是q的充要条件,只需要分别证明充分性(p?q)和必要性(q?p)即可.
巩固练习:P13 B组 第2题
探究问题:
如果p表示某元素x属于集合P,q表示该元素属于集合Q,如何用集合间的关系理解“p?q”的含义?
结论:
Q ⑴ “p?q”即:x?P?x?Q,则P?Q,用图形可以表示为: P ⑵“p?q”即x?P?x?Q且x?Q?x?P,则P?Q,用图形可以表示为: .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概念,再从集合角度对这三个概念加以分析,则可以使学生更准确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内涵.
三.课堂练习:
求证: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ax?1?0对于一切实数x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0?a?4
解后小结:充要条件问题的证明须先分清条件与结论,再证充分性与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1.2.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 4
P、Q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教师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卢秀成 董云 审核 王仲彪 王学勇 (1)定义回顾:
①若p?q ,但q ?? 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②若q?p,但p ?? q,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③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 ?? q,且q ?? 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判别步骤:
①找出p、q;②判断p?q与q?p的真假.③根据定义下结论. (3)充要条件问题的证明须先分清条件与结论,再证充分性与必要性。
五.个性化设计与改进
1.2.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 5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教师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卢秀成 董云 审核 王仲彪 王学勇 六.教学反思
1.2.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