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见习作业附加页补充部份

船 上 见 习 记 录 簿 附 加 页 职能: 货物装卸和积载 训练内容顺序号: NO. 2.4 日期: 2009. 03. 17.

2.4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货物,对发现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要记录,作出进一步为避免船舶和货物的受损所采取的行动。

通常情况下,大副在上午0800时下班后会到主甲板检查各方面情况,其中一位就是检查货舱货物情况,并记录于航海日志和专用记录本。在我国沿海运输中,主要运输煤、矿、粮食类散装固体类货物,装载这类货物经严格按《BC规则》进行安全操作。还有装载集装箱货柜时,每天主要检查甲板上货柜系固绑扎情况,而对货物,货柜本身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及货柜封关箱门,主要检查货柜的表面温度,散发气体等进行检查。而散货运输中,煤碳占有相当比例,而煤碳又属于仅在散装运输时具有危险的货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和自燃性,在运输中,如果通风不良,会使煤堆积发热,导致煤温升高,而最终导致自燃,而自燃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及易爆气体,如甲烷,如果发现了甲烷含量达到5%--16%时,遇明火会引起爆炸。故每天中,大副应检查货舱内甲烷、氧气及CO2浓度, 用测温仪和测氧仪从舱口围的测量小孔伸入进行测量。船舶装运煤碳运输中,严禁烟火,一般情况下,各货舱在装完货后24h内应进

行表面通风(远程航行运输,一般采用表面通风4-5天,然后每隔一天通风6小时),如果24h后甲烷含量低至允许水平,则应关闭通风,否则,须应继续通风。船舶卸货前或其它原因开舱盖前,应先将积存舱内的气体排出,防止开舱机械火花引起事故。对于自燃型煤碳,如果测量舱内一氧化碳含量在上升,则应采取措施,防止自燃及爆炸,在排出甲烷气体防积存前提下,则应封舱关闭通风,隔绝氧气,并在舱外钢板,舱壁用水冷却来间接降温,夏天气温高时,这些更应该引起重视。对这些检查和采取的措施都需做好测量和监管的详细记录。

船 上 见 习 记 录 簿 附 加 页 职能:货物装卸和积载 训练内容顺序号: NO. 2.5 日期: 2009. 03. 01.

2.5进入封闭舱室的指导。 在进入封闭舱室作业,须按照公司SMS体系安全管理须知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封闭和狭窄处所作业人员因工作环境原因造成的窒息、中毒或被困事故。进入封闭处所作业人员,应进行培训,应清楚了解进入场所作业的环境条件、安全作业要求、呼吸保护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缺氧症状及急救方法。按《进入封闭处所检查单》进行检查和审批。在进入场所前,进行测氧工作,确保场所氧气和CO2都在标准范围内,对已确定为缺氧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使作业

场所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始终达标,否则,必须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具方可进入缺氧的作业现场。对于多层舱结构的船舶,各层舱都要进行通风。底层舱通风更应充分,必要时应采取连续或分次的机械通风的措施。且舱室外必须保持有监护人员,且监护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间隔性和进入舱室的人人员保持联络,如发现失去联系应立即报报告船长,立即组织抢救人员,这时抢救人员也不可冒然进入封闭舱室,就佩戴自给式氧气呼吸器进入舱室救人。进入封闭舱室,必须准备好安全带救生锁,尽可能安排身体素质好,体形精干人员作为进入狭窄处所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清楚预进入场所的环境条件、安全作业要求。对作业过程中易发生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舱室或作业过程长的舱室,应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连续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对于装载散煤、粮食、化肥等耗氧货物,卸货前或进入检查时应首先进行充分的机械通风或开舱自然通风后方可进入舱室作业。对于进入封闭舱室,不可使用过滤式面具。提倡在封闭舱室中,减少逗留时间,如需要较长时间作业,就分段进行,避免连续逗留。总之,必须采取符合实际的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船 上 见 习 记 录 簿 附 加 页 职能:货物装卸和积载 训练内容顺序号: NO. 2.6 日期:2009. 03. 1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