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素养全练14物态变化试题

素养全练14 物态变化

基础夯实

1.

(2018·湖南邵阳中考)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37.9

解析:此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它的读数为37℃

+0.9℃=37.9℃。

2.

(2018·安徽长丰一模)2018年1月11日,合肥市迎来自1991年之后最冷一天,小明用温度计测量室外温度结果如图所示,其温度为 ℃。 答案:-10

解析:由题图知:温度计上0到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下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10℃。

3.(2018·广西中考)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不变 晶体

解析: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海波是晶体。

4.(2018·甘肃白银中考)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 (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 答案:热胀冷缩 内能

解析:实验室和家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其密度减小。

5.(2018·甘肃兰州中考)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非晶体

解析:烈日下,沥青路面吸热后逐渐变软,该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即沥青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沥青是非晶体。

6.(2018·安徽二模)2018年1月24日安徽省迎来了一次大暴雪,随后持续的低温冰冻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气温在0 ℃以下时,虽然很难看见雪的融化,但我们却发现雪堆在慢慢变小,这是因为雪堆发生了 现象。 答案:升华

解析:雪是固态的,没有融化但雪堆在减小,是雪变成了水蒸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过程。 7.

(2018·安徽定远一模)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从而减小卫星的速度。 答案:升华

解析:当废弃卫星坠入大气层后,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由固态升华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即产生一个向前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大气对卫星施加一个向后的力改变了卫星的运动状态,使卫星减速。 8.

(2018·四川广安中考)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 min时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晶体 固液共存

解析:由题图可见,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3min到第7min,因此在第5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9.(2018·安徽安庆二模)一名登山运动员登上喜马拉雅山归来,宣称在山上见到了“雪怪”,并在山上当场从外衣口袋里掏出钢笔,迅速画下了“雪怪”的图象。从物理学的角度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山上温度很低(或低于0 ℃),钢笔中的墨水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而无法画出“雪怪”的图象。 答案:凝固

解析: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气温常年在-20℃以下,钢笔里的墨水在这种气温下应该早已凝固了,墨水流不出来,不能正常画画。

10.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在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汽化 放出

解析:土壤中的水分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塑料薄膜变成小水滴是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11.(2018·上海中考)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

A.33 ℃ 答案:C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12.(2018·山东烟台中考)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 答案:B

解析: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能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13.

( )

B.35 ℃

C.37 ℃

D.39 ℃

(2018·湖北十堰中考)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如图所示的警示性标志牌:“禁打手机”“熄火加油”,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答案:A

解析: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汽油的着火点很低,使用手机和汽车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很可能引燃,引起火灾。

14.(2018·四川自贡)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 D.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答案:C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解析: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15.(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答案:D

解析:冰雪消融是固态冰雪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冰雕慢慢变小,是固态冰直接变为气态水蒸气造成的,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

16.(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答案:B

解析: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

17.(2018·四川绵阳二模)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C.②④ 答案:D

解析:①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故这种说法正确。②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这种说法正确。

B.①③ D.①②③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