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
——以拙政园为例
査雪妮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规划二班 2008062213)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所谓的园林意境 ,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
第 1 页 (共 8 页)
一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规则。中国古典园林的创造则是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描述体现出大自然的生态美,不受限于地理环境,既可小中见大又可大中见小。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既然是“似”,那就不是“同”,造园更是如此。仅是通过表象的相似而引出内里的思想。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之美。
园林意境的创造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自然物和人类生活的无比热爱。要创造园林的意境则要意在笔先,首先要立意。造园还要因地制宜,计成在《园冶》中就提出了“相地合宜”的原则。任何造园“立意”不能脱离客观的既然条件,完全凭主观意愿去想象。既不脱离客观的境物又超越这有限的境物,通过对整体艺术形象的把握构思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显现造化自然的生机勃勃景象。古典园林意境创造的思想方法可以用恽南田的话来概括,他在其著作《南田论画》中这样说: “境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他们在大自然里偶遇枯槎顽石,勺水疏林,都能以深情冷眼,求其幽意所在[2]。这也正是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的园林山水不拘泥与自然山水的外在形式,大胆而又自由地摆脱对外界事物的模仿和再现,创造出以小见大,寓有限于无限之中的象征性自然,显现出自然山水精神的空间意象[3]。这就是“离形得似” 的“神似”之作。但是这神似并不是造园家的天马行空,而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加以他们自身的深刻感受而成。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就是要让观赏者在游园时,通过景语的媒介作用,获得体验与感受,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认知,同观赏对象进行心灵的悟对与交流,由情景交融达到身心愉悦乃至精神上的升华。
(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体现可通过浓缩自然山水创设“意境图”、预设意境的主题和语言文字等方式来体现。
中国古代园林与西方传统的规则几何形园林迥然不同,而是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它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天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中国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移天缩地创造“咫尺山林”。
第 2 页 (共 8 页)
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主题,然后借助建筑、山、水、花木所搭配成的物境来表现预定的主题。
3.意境并未预先设定,而是待园林建成后,借助景题、匾、联、刻石等文字信号,用象征、寓意、联想等手法,表达情操、理想、哲理等。如南岸区滨江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中对于各个亭的命名(图一至图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
第 3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