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要求]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②前景: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

③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②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③环境污染加剧等。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2.全球性环境问题 (1)列举环境问题

(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

1

[思维诊断]

(1)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

(2)人口过度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 ) (3)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

(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 )

题组一 运用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问题

1.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 B.产生曲线b与曲线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 答案 C

解析 A项正确,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B项正确,曲线a(“J”型增长)和b(“S”型增长)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C项错误,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D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以下。

2.如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纳量降低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从题图所示看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新的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的环境容纳量小。 归纳提升

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分析

2

(1)模型

(2)分析

①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其大量减少。 ②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

③大部分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的压力,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 题组二 环境污染实例分析

3.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生态修复 答案 B

解析 A正确,由于藻类爆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B错误,藻类刚爆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C正确,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

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3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答案 D

解析 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图形解读

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4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连线)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2)易地保护。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思维诊断]

(1)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 )

(2)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 (3)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

(4)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 (5)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6)某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招引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 )

题组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的辨析

1.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