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训练(含答案)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C.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

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两个收集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盛空气的熄灭 B.盛呼出气体的熄灭 C.都熄灭 D.都不熄灭 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

①将饮水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充满呼出的气体;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来源:Z§xx§k.Com]

④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桌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来源:Zxxk.Com] 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源:学科网] B.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复燃 D.空气可以支持物质的燃烧

6.将燃着的火柴分别插入如右图所示的a、b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a熄灭、b变旺 B.a更旺、b熄灭 C.a、b都变旺 D.a无现象、b熄灭

7.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来源:学#科#网]

①空气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④氧气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8.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下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9.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氧气

10.通过探究实验“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中只有氧气 B.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完全相同 C.减少空气中的氧气便转化为呼出气体 D.呼出的气体里含有较多水蒸气 二、填空题[来源:Zxxk.Com]

11.为了测定教室中空气中的成分,化学教师让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提前收集一瓶教室中的空气,以备上课实验时用。小明从实验室中拿了一只空集气瓶,带进教室,敞口放置了一会儿,盖上了玻璃片。

(1)你认为小明的收集方法正确吗?____________。

(2)请你叙述正确的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生活中的日用品代替集气瓶来收集教室内的空气,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瓶装饮料,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外壁有______(填写现象),为什么?

1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若要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可用______的方法进行检验,若______为氧气,______为二氧化碳,______为空气。

【参考答案】

4[来源:1 2 3 B[来源:学科网D B ZXXK][来源:学科网ZXXK] C C B A B C D 5 学。科。网] 6 7 8 9 10 11、(1)不正确 (2)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拿进教室后将水倒出,静置一会,盖上玻璃片即可 (3)用矿泉水瓶子进行上面同样的操作,或用注射器抽取教室内的气体。(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12、水珠形成 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温度低,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水。

1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 木条燃烧更旺 木条熄灭 无明显变化

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 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D.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不能被点燃 2.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 A.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

3.我们曾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探究,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集气瓶盛半瓶水后,用手堵住瓶口再将集气瓶倒放到水里 B.气体集满后,先将集气瓶拿出水面,再盖上玻璃片 C.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D.可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临时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

4.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5.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 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 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6.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如图所示的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为( )

A.左熄灭,右变旺 B.左变旺,右熄灭 C.都变旺 D.都熄灭

7.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活动探究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8.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9.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温度最高。 10.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_________,但吸入空气中的_________比呼出的气体中的_________含量低。

11.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12.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_____生成,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又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 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13.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小明提出如下假设:

①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 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