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钱钟书故事点评

防小偷。”可是,逛了一个商场又一个商店,却不见钱钟书买东西的样子。

杨绛纳闷极了:“你的钱袋子是用装样子让别人看的吗?”钱钟书却故弄玄虚地说:“别人以钱为乐,我以书为乐。今个儿想找找感觉,结果总不得要领。”他们逛了大半天,一分钱没花出去。 点评:

钱钟书收到八千元稿费后玩兴大发,带着稿费逛商场,想找找做富翁的感觉,着实对自己幽默了一把。结果一分钱也没有花出去。

究竟是何原因?因为“别人以钱为乐,我以书为乐。”这就是钱钟书的答案。令人忍俊不禁。

23.喝酒欠一杯不醉就好/26 有一年,钱钟书携夫人杨绛到上海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火车上,钱钟书惊喜地发现与他俩同座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埋头看一本书。年轻人看得很投入,不时还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钱书忍不住问了一句:“小伙子,看什么书这么有味?”

小伙子见有人间他,就合上书本,侧着身子双手将书伸向旁边给钱钟书看,并说:“是个叫钱钟书的作家写的《围城》,蛮有点意思呢!”钱钟书用食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将书接过来翻了翻说:“你认识这本书的作者吗?”

26

年轻人憨厚地一笑说:“我认识他,但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据说他还懂世界上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呢!”这时,杨绛插话说:“你想认识他吗?”小伙子说:“想啊,我还想请他给我签个名呢!”杨绛说:“他就在……”钱钟书马上打断了夫人杨绛的话,说:“他就在北京。”

说完,将书归还了年轻人。年轻人接过书说:“可惜我没机会去北京。对了,你们看过他的书吗?可好看呢!”,;钱钟书说:“小伙子,谢谢你的推荐,下车后我们就去买一本来看看!”下车后,杨绛问钱钟书:“你怎么制止我说你就是钱钟书呢?”

钱钟书解释说:“如果让他知道了,下面一定一番‘久仰,久仰”之类的恭维话,这样就显得很俗套,就没有意思了。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不醉,还能惺惺寂寂,脑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那就非丑态毕露、丢人现眼不可。“

点评: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钱钟书谦虚低调做人、不事张扬的优秀品质。

24.眷念旧情,知恩感恩/27

有一次,女导演黄蜀芹想把《围城》改编为电视剧,可闻听钱钟书拒绝改编,就暂时放下了这个想法。后来实在放不下,就找人写了封引荐信,专程去拜访了钱钟书,商议此事。当钱钟书得知黄蜀芹的父亲是黄佐临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原来,当年钱钟书生活一度陷入窘境,日子过得相当清苦,黄佐

27

临知晓这点之后,专门把钱钟书和他爱人杨绛的剧本搬上了舞台,并且自任导演,随后就把一笔相当丰厚的稿费送到钱钟书手里。靠着这笔稿费,钱钟书一家的生活暂时渡过了难关,这让他对黄佐临甚是感激。当他得知黄佐临的剧团当时的经济状况也不太好,之所以选择他们的剧本,无非是为了帮助他们时,心里的感激更是多了几分。

就这样,黄蜀芹获得了《围城》的改编权,也成就了电视剧中的一部佳作精品。 点评:

一个念旧的人,会记住任何点点滴滴,无论多么渺小的细节。作为知名人士,钱钟书自然有其独特的个性,他的作品拒绝被人随意改编,不过面对黄佐临之女黄蜀芹导演,却是个例外,因为此前曾受到过他们的恩惠。

钱钟书这种眷念旧情的做法,并没有消弭个性,反倒陡添一份知恩感恩的人格魅力。与人交往,只有不忘旧情者,方能赢得人心;相反那种只顾自己,不懂得变通的人,是难以让人尊敬的。

25.不究根底,放手饶人/28

在读书期间,钱钟书是校园里有名的才子,在很多人眼中,他恃才傲物,自以为是,眼界颇高,有人甚至传言他曾在离开西南联大时说“西南联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以致这番话传播甚远,让很多人深信不疑。后经查证,此话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属于误传。

28

有学生找到他,要他采取措施来补救个人的名誉,不料却被他微笑着拒绝了:“算了吧,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这名学生很是不解,过去的事情怎么了?关键是已经影响到了他本人的声誉。

可钱钟书却不以为意地说:“一件事,不管好与坏,都莫要过分较真,这样不好。”这名学生后来才知道,他是怕一味追究下去的话,让始作俑者因此而受到非议。 点评:

面对曾经的误传,如果刨根究底,一定能把始作俑者找到,从而证明自己的清白,但这样做,一定会让其受到众人的指责和非难。

俗话说,该放手时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正因基于此,钱钟书才选择予了避而不究,表面上看他暂时会受到牵累,实则他闪亮的品德之光得以尽显。试想这样的人,有谁不乐于与之交往呢?

26.苛己揽责,不求偿还/29

在钱钟书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一职时,有一次,他的司机不小心开车撞到了人,伤者急需一笔治疗费,偏偏司机家境一般,一时无法筹措到足够的钱。

无奈之下,他找到了钱钟书,恳请对方借给自己这笔治疗费。尚未等司机把话说完,他就亟不可待地问道:“说吧,需要多少钱?”司机说了一个数字,他不假思索地说:“行,我把钱给你。”

过了一段时间后,司机要把这笔钱归还给他,却被他拒绝了:“算了算了,你是我的司机,撞到了人我也有责任,当初这笔钱我就是给

29

你的。”不论司机怎么说,他都执意不肯接受,最后他说出了那句相当经典的话语:“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要这个吗?”司机见状,只得含着眼泪收下了这笔钱。 点评:

古语云: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贵人要薄。 司机开车撞到了人急需治疗费,钱钟书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并且给足了这笔钱,已经算仁至义尽了。可他在司机归还借款之时,却以自己也有责任为借口执意不收,一来想帮对方一把,二来也敦促他以后开车要加倍小心。

这种不求偿还、苛己揽责的做法,怎能不让人感激涕零呢?正是这份律己容人之心,才更加令人敬重。

27.与人交际,不厌其细/30

有一回,一位年轻的朋友前去拜访钱钟书。在他书房里的桌子上,见到了一沓直式格子信笺,旁边还放着一封展开的信,就问道:“给人回信呢?”钱钟书回答说:“嗯,给一个文学爱好者回。”

朋友信手拿起信笺,只见那上面的字全都是用蝇头小楷所书写,每个字都工工整整,俨然如一幅艺术品。“人家既然相信咱,给咱写了信,虽说要花不少时间,那咱也得认认真真地回。”这是钱钟书对自己如此之为的解释。

事后这位朋友感慨地说:“对待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如此细心,我是肯定做不到的,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人们在闻知这件事后,对

30

钱钟书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点评:

有位哲人说:了解一个人的品性,最好是看其细微之处。 确然如是。面对普通文学爱好者的来信,身为国学大家的钱钟书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毕竟他的时间尤为珍贵。可他并未这样做,而是选择了认真回复。虽然这样会耗费不少时间,却表现出了他内心里对人的尊重,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呢?

与人交际,不厌其细,从小处落脚,才是做人处世之道。

3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