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科学 技术 社会 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研究》教案_20

七年级生物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学案(教师用) 科目/教材 生物 年级: 七年级下册 课题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利用课件观察识别血细胞。 3、掌握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 教学内容 一、导入章、节标题 引出“运输” 导出章标题 二、探究血液 外部特征 教师活动 问:由第二章可知食物在消化道被消化吸收;由第三章可知气体在肺部进行交换,那么营养物质和氧气怎样才能到达“遥远”的组织细胞? 问:你曾流过血吗?请描述一下你对血的认识 学生活动 回答:必然存在“运输” 教学意图或理念 温故“引”新,导出章标题 踊跃发言 联系生活 激发兴趣 尽量选差生发言,并将要点写在副板书上,多鼓励,少批评 三、探究血液 内部成分 看血浆成分 示意图 引导学生从视、味、嗅、触觉等感观进行思考,描述 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交代:血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问: 样品中血浆、血细胞所占体积比 指导观察教材图 血浆成分示意图 相互补充 关注差生 尽可能全面描述 理解、认同 观察后回答: 约各占一半 动用多种感观认识事物 养成教育 水占全血超过一半,为后节“无偿献血”作铺垫 研究图,思考 血浆中各成分及功能 识图能力和 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过渡: 血的外部特征大家已明了,可内部细节又究竟如何? 让我们来“明察秋毫” 激发起求知欲和好奇心 巧妙过渡 逻辑分明 观察人血永思路引导: 久图片 血细胞太“微小” 宏大, 用什么来“明察秋毫”?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显示问题: 1) 什么细胞数量最多? 2) 如何识别红/白细胞? 能否找到血小板?为什么? 表达出“显微镜”一词 “望文生义”法 未必准确但往往更易把握概念的本源 观察,思考讨论 回答问题 (代表发言) 自主学习 局部合作 4、探究红细胞功能 5、探究白细胞 强调: 1) 红细胞中部光亮处并非细胞核 白细胞被染成了蓝色,但本身并非蓝色 介绍一下血红蛋白概况 2) 播放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多媒体课件 明辨“是与非” 明辨“是非” 警防“误区” 观察、对比、答问 全面理解 尝试描述吞噬过程: 1) 发现敌情,迅速逼近 2) 围追堵截,展开攻势 土崩瓦解,同归于尽 思考 理解血红蛋白特点 拟人法,形象生动 语言美感渗透进学科 问:为什么平常小伤口流血了又能止血? 播放多媒体课件: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 看视频、理解止血原理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更能揭示抽象深奥的生理过程 6、探究血小板 交代血清与血浆区别 让学生自学教材,自主列表比较血细胞 小心误区 7、自主学习、列表对比三种血细胞 四、学以致用: 大屏幕显示: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解读血常规表(见教参第81页) 化验单 多名学生上黑板前列表比较 列出比较项目(每自主学习 人限一项),再让其他学生逐一填表,人人参与 表祥见“板书设计” 研究说明表, 了解血常规正常参考值;解析学生自己以往的血化验单,看是否贫血、发炎等? 踊跃小结,相互补充 讨论 学以致用 关注健康 问:本节课后你有何新收获? 落实教学目标, 学生喜获自信 照应本节标题 首尾呼应 问: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 五、小结 分层次布置练习、适当点拨 讨论本节教材练习 即学即练 即学即用 六、课堂练习 七、布置课外作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