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社会实践教育平台 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搭建社会实践教育平台 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张 军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05期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育人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直接运用?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又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载体和助力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处于浅层面,还没有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还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讨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及如何搭建社会实践教育平台,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取得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 关键词:社会实践; 教育平台;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5-0114-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按照教育部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社会实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形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同时又使人的素质得到改造和提高?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随着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增多,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也在不断的增强?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定位于由共青团领导的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教学设置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有的学校认为此项活动就是搞个形式,可有可无,可多可少?认识不到位,管理不严格,投入不到位,考核不规范,指导不科学,成效甚微,没有起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这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因此,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平台?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学校实践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把社会实践提升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高等院校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和检验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须环节,是直接为社会服务,展示青年才华的广阔舞台?因此,必须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正规教学计划,把社会实践经费纳入人才培养成本,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必修课之中,并且要占一定的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制定严密科学的教学实践计划,提出相应的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时间?任务?目的和要求?积极探索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行“占学分”的工作思路,并且控制在5-8学分的范围内,相当于两门重要必修课的学分份量?目前,已有一些学校开始探索“学分化”的教学思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还应规定社会实践不修到一定学分,学生将不能毕业?社会实践课分数进入学生成绩单,不仅促进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改革,而且还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参与和创造教育的积极性,起到了真正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二?搭建社会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校内外联动

学校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与设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加强和搭建社会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到社会上和企业里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就谈不上学以致用,也就谈不上创新,谈不上为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形成专业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创造创新人才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直接激发大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产生创新欲望的爆发点?专业化教学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落脚点?

1.要积极搭建各门专业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平台

把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及团委的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去,延伸到企业中去,延伸到生产车间中去,延伸到企业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去?让学生既了解书本知识,了解理论,也了解生产实践的全过程,做到理论贴近实际,学习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建立更多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

学校要积极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投入重点建立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实践基地,增大社会实践教学时间?构建“大平台+专业特色+实践训练+准就业模块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在工厂?企业实习半年到一年才有资格走上讲台,让教师首先成为“工程师”,有企业生产的经历和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授课效果?目前也有一些高校开始实施讲师工程师化?另外,让企业生产技术人员走上大学讲坛,也是扩大和优化教学资源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创立校内外?课堂内外融会贯通的“多维课堂联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把学术讲坛?学生工作室?第二课堂?科技竞赛联为一体,实现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互动,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互补,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双向教学”?“双向交流”等为手段,构成多维教学空间,推动创新人才在开放性教学实践中脱颖而出?

三?按需设项,按项组团,完善团队化?课题化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直接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

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要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教学实践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要遵循教育规律,紧扣育人目标,促进品牌活动,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1.在操作层面上形成“四套机制”

从学校?学生,社会?社团等不同方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主题有引导,活动有组织,团队有指导,资源有保障的工作机制?

2.按专业特点搞立项式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课题必须是专业教师在研课题或是企业生产中实际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不同课题,形成团队化的组合方式,每项要有1~2名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把课堂教学活动和科研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完成课题,经验收合格即可完成本课程学分?鼓励同学自由组合,提高他们研究生产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3.全程指导,双向考核,建立过程化的社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专业教师要全程跟踪和督导,另外,社会实践基地要有专人督导,实行学校?企业社会的双向考核,成果由企业和学校双方验收?建立过程化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设立社会实践课评价卡片,记载实践过程及最后结果,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做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4.坚持社会需求项目化运作,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