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文档

柏拉图的生平和辩证法

一、柏拉图的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柏拉图生活与古希腊雅典城邦迅速走向衰落的时期。适逢伯罗奔尼撒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正是塔吉隆月(五六月的第六和第七天)的第七天阿波罗纪念日,而苏格拉底为该月第六日阿耳呸弥日,他们是孪生姊妹,这些神抵同样也管理哲学。具有神圣色彩。出生于名门望族。7岁进入学校学习,12岁进体操学校,18岁在国内服兵役两年。20师是从苏格拉底。跟随苏格拉底学习8年。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漫游各国达12年。先到麦加拉的欧几里得处,旋去非洲希勒尼,又去埃及,接着去南意大利的希腊殖民地塔林顿。这时柏拉图已是阅历丰富、知识渊博、卓有声誉的学者。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近郊创建学园,讲授哲学和科学。他主持学园40年,直到去世。柏拉图亲身经历了社会的混乱、多变、无序、争斗、罪恶,使他萌生了探求一个稳定、正义、不变、完善的理想社会的宏愿,于是在此期间3访徐拉古,撰写《理想国》和《法律篇》想要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却以失败收场。死于公元前347年,享年80岁,一大巨星就此陨落。 二、柏拉图主要著作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主要有:

I《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斐多篇》 I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III《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飨宴篇》《斐德罗篇篇》 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柏拉图伪作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下著作被认为是后世伪托的作品:

《米诺斯》(Minos)《欧律克西亚斯》(Eryxias)《泰戈斯》(Theages)《克里托芬》cleitophon《爱人》(Lovers)

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所谓辩证法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一词源于古希腊文δνaλεxειx╰(η廹xyη),意谓进行谈话的艺术,由δνaλ廹yζμxι(我谈话、我发议论)演化而来,原意是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 “辩证法”这个术语,在哲学史上曾在各种不同意义上被使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含义。 古希腊辩证法的概念: 公元前 6世纪,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一些哲学家围绕世界的本原问题进行了争论,产生了辩论的方法。爱利亚学派的芝诺认为存在是\不动的\,\只有唯一不动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如果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运动就会陷入矛盾,承认\多\的存在,就会陷入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矛盾。为此他作了\飞矢不动\的论证,把有限与无限、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加以割裂,夸大运动的间断性,否认运动的不间断性,从而否认了运动。但这一论证在客观上却接触到了运动本身所包含的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矛盾,原则上假设了空间与时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芝诺的其他论证,也采用类似的方法。他的论辩方法也就是最初意义的 \辩证法\。所以,亚里士多德称芝诺是 \辩证法的创立者\。G.W.F.黑格尔在谈到爱利亚学派时也说:\我们在这里发现辩证法的起始,这就是说,思想在概念里的纯粹运动的起始,......并且我们发现客观存在本身所具有的矛盾(真正的辩证法)\(《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25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