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

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材P48-56页 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按比分配。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数的意教材分析 义与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会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会解答有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求比值、化简比和按比例分配等知识的学习与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密不可分,因此将比的认识安排在分数乘法和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目标 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 数学知识的本质。 4.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同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按比分配。 难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按比分配。 1.充分做好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学好新知识,我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了一组“比”,由这组比,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比的知识,如:什么叫做比,比各部分的名称,什么叫做比值,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为后边学习比例意义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得出新的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比例的意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要求亲自动手写人以两个数的比,并求出比值。然后,分析这些比的比值,看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比值相等时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为强化理解在这时我安排了两种形式的练习:①判断。②组教学比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并揭示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建议 而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先由老师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提示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并由学生自己标出所写的内项、外项。 第二步,通过学生自己计算内项的积和外项的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加以概括。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由易到难得三种类型练习。 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课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在今后工作中会遇到、学生又很感兴趣的问题:某罪犯作案后逃离现场,只留下一只长25厘米的脚印。已知脚的长度与人体身高之比是1:7,你能推测罪犯身高大约是多少吗?这样渗透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化知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意识。 比的意义 1课时 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1课时 安排 比的应用 1课时 整理复习 1课时

课题 教学 内容 比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第48~49页。 课型 新授课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教学 求比值的方法。 目标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教学 重难 点 课程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情境图。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 (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2.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探究新知 自学比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思考问题: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汇报交流) (1)比各部分的名称。 3课件出示:15∶10=15÷10=2,让学生说出比的各部分名称。(板书: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2)比值的意义。 师: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呢?(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师: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小结:比表示一种关系,而比值是一个性设计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