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题 七 及 答 案
一、问答题
7-1. Rankine循环与卡诺循环有何区别与联系? 实际动力循环为什么不采用卡诺循环? 答:两种循环都是由四步组成,二个等压过程和二个等熵(可逆绝热)过程完成一个循环。但卡诺循环的二个等压过程是等温的,全过程完全可逆;Rankine循环的二个等压过程变温,全过程只有二个等熵过程可逆。
卡诺循环中压缩机压缩的是湿蒸汽,因气蚀损坏压缩机;且绝热可逆过程难于实现。因此,实际动力循环不采用卡诺循环。
7-2. Rankine循环的缺点是什么? 如何对其进行改进?
答:Rankine循环的吸热温度比高温燃气温度低很多,热效率低下,传热损失极大。 可通过:提高蒸汽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蒸汽的平均压力及降低乏汽的压力等方法进行改进。 7-3.影响循环热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分析?
答:影响循环热效率的因素有工质的温度、压力等。具体可利用下式
??1?TL TH分析确定哪些因素会改变TL或TH,从而得到进一步工作的方案。
7-4.蒸汽动力循环中,若将膨胀做功后的乏气直接送人锅炉中使之吸热变为新蒸汽,从而避免在冷凝器中放热,不是可大大提高热效率吗? 这种想法对否? 为什么?
答:不合理。蒸汽动力循环以水为工质,只有在高压下才能提高水温;乏汽的压力过低,不能直接变成高压蒸汽。与压缩水相比较,压缩蒸汽消耗的工太大,不仅不会提高热效率,反而会大大降低热效率。
7-5.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与逆向卡诺循环有何区别与联系? 实际制冷循环为什么不采用逆向卡诺循环?
答:两种循环都是由四步组成,二个等压过程和二个等熵(可逆绝热)过程完成一次循环。但逆向卡诺循环的二个等压过程是等温的,全过程完全可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二个等压过程变温,全过程只有二个等熵过程可逆。
Carnot制冷循环在实际应用中是有困难的,因为在湿蒸汽区域压缩和膨胀会在压缩机和膨胀机汽缸中形成液滴,造成“汽蚀”现象,容易损坏机器;同时压缩机汽缸里液滴的迅速蒸发会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 7-6.影响制冷循环热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制冷装置的制冷能力、压缩机的功率、高温物体及低温物体的温度等。 7-7.如果物质没有相变的性质,能否实现制冷循环?动力循环又如何? 答:不能实现。动力循环也无法实现。
7-8.制冷循环可产生低温,同时是否可以产生高温呢?为什么?
答:可以。制冷循环与热泵循环在热力学上并无区别,其工作循环都是逆向循环,区别仅在于使用目的。逆向循环具有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的特点。当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时,为制冷循环;当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时,即为热泵循环。 7-9.实际循环的热效率与工质有关,这是否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不违反。
7-10.对动力循环来说,热效率越高,做功越大;对制冷循环来说,制冷系统越大,耗功越少。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正确。就动力循环来说,热效率越高,说明热转化为功得比例越大,而不是做功越大;对制冷循环来说,制冷系统越大,表明低温下吸收的热量与所耗功相比,所占的比例越高。 7-11. 夏天可利用火热的太阳来造就凉爽的工作环境吗? 答:可以。
7-12. 有人说:热泵循环与制冷循环的原理实质上是相同的,你以为如何?
答:正确。制冷循环与热泵循环的工作循环都是逆向循环,区别仅在于使用目的。当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时,为制冷循环;当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时,即为热泵循环。
7-13.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吗?
答:不对。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般不等于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
7-14.供热系数与致冷效能系数的关系是:制冷系数愈大,供热系数也愈大。是这样吗?能否推导?
答:致冷效能系数 ??Q0 WS热力学第一定律 Q2?Q0?WS 供热系数 ?HP?Q2WS?Q0?WSWS???1
所以制冷系数愈大,供热系数也愈大。
7-15. 有人认为,热泵实质上是一种能源采掘机。为什么?
答:由于热泵以消耗一部分高质能(机械能、电能或高温热能等)为补偿,通过热力循环,把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地)中贮存的低质能量加以发掘进行利用。因此,热泵实质上是一种能源采掘机。
7-16. 有人说,物质发生相变时温度不升高就降低。你的看法?
答:不一定。如果外压不变,纯物质发生相变时温度不变,如1atm、100℃的水,从液态转为气态或从气态转为液态时,温度始终为 100℃。
二、计算题
4
7-17在25℃时,某气体的P-V-T可表达为PV=RT+×10P,在25℃,30MPa时将该气体进行节流膨胀,向膨胀后气体的温度上升还是下降?
解;判断节流膨胀的温度变化,依据Joule-Thomson效应系数μJ,即公式(7-6)。 由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得到:
?J?(?T)?(?P)H4T(?V)P?V?T (7-6) Cp 由P-V-T关系式PV?RT?6.4?10P可得
RT?6.4?104 P?VR求偏导得 ()P?,故有
?TPV?T??J?R?VRT?PV?6.4?104?6.4?104P????0
CpP?CpCpCp可见,节流膨胀后,温度升高。
7-18 由氨的T?s图求1kg氨从的饱和液体节流膨胀至 MPa()时,(a) 膨胀后有多少氨
'汽化? (b) 膨胀后温度为多少?(c) 分离出氨蒸气在压缩至 p2= MPa = atm时, t2??
(绝热可逆压缩)
解:由附录8氨的T-S图知:p1?0.828MPa(8.17atm)时 h1?70kcal/kg
等焓膨胀至 p2?0.68atm 时 s2?0.3kcal?K?1?kg?1
sv?1?1(饱和液体) (饱和蒸汽) ssl?0s?1.42kcal?K?kg22 (a)求干度: s2?s2x2?(1?x2)s2 x?svsls2?ssl2svs2?ssl2?0.3?0?0.211
1.42?0即汽化的液氨为0.211kg。
(b)由附录8得 t2??40C
(C)氨气等熵压缩至,由附录8得t2?110C
?7-19.某郎肯循环以水为工质,运行于14MPa和之间,循环最高温度为540C,试求:(a)
?'?循环的热效率; (b) 水泵功与透平功之比; (c) 提供1kW电的蒸汽循环量。 解:①作出此动力循环的T?s图,见7-19题图1。
②根据给定的条件,查附录5确定1、2状态点的参数。 (a)状态点1:p1?14MPa h1?3431.9kJ?kg?1,
S1?6.528kJ?K?1?kg?1
工质在透平中等熵膨胀:S2?S1?6.528kJ?K?1?kg?1
? 状态点2: p2?0.007MPa T2?39C?312K
h2?163.32kJ/kg h2?2571.6kJ/kg
7-19题图1
slsv s?0.5589kJ/(kg?K) ssl2sv2?8.2739kJ/(kg?K)
3 膨胀终点: v2?0.001m/kg
svsls2?s2x2?(1?x2)s26.528?8.2739x2?(1?x2)?0.55891
得 x2?0.7737
svslh2?h2x2?(1?x2)h2?2571.6?0.7737?(1?0.7737)?163.32?2026.606kJ/kg
透平等熵产生功:
Ws(R)??(?h)??(h2?h1)?3431.9?2026.606?1405.29kJ/kg
slh3?h2?163.32kJ/kg
冷凝过程传热: q2?h3?h2?163.32?2026.606??1863.286kJ/kg 水泵的可逆轴功 :
ws(R)pump??v(P4?P(14?0.007)?103??13.993kJ?kg?1 3)??0.00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h4?h3?ws(R)pump?163.32?13.993?177.313kJ/kg
锅炉吸热:q0?h1?h4?3431.9?177.313?3254.587kJ/kg 郎肯循环净功为透平产功与泵轴功的代数和:
wN?ws(R)?ws(R)pump?1405.29?13.993?1391.297kJ/kg
热效率:?T?wN1391.297??0.4275 q03254.587(b)水泵功与透平功之比:
ws(R)pumpws(R)?13.993?0.009957
1405.29(c)提供1kw电的循环蒸汽量:m?11??0.0007187kg/s wN1391.2977-20.用热效率为30%的热机来拖动制冷系数为4的制冷机,试问制冷剂从被冷物料没带走1KJ热量需要向热机提供多少热量? 解:制冷机:??QLQ1 WS?L?kJ WS?4WsW1/4?0.833KJ QH?s?QH?c0.3此净功来自热机:?C?7- 21.某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用氨做工质,工作于冷凝器压力和蒸发器压力之间。工质进入压
缩机时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时为饱和液体,压缩机等熵效率为80%,制冷量为(a)制冷效能系数; (b) 氨的循环速率;(c) 压缩机功率;(d) 冷1.394?104kJ/h。试求:
凝器的放热量;(e)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效能系数。
解:此循环的T?s图见7-21图1 ,工质为氨,由附录7~9查出各状态点的焓值。 状态点1:由附录7查得蒸发压力为 MPa时,制冷剂为饱和蒸汽的焓值。
p1?0.14MPa h1?332kcal/kg
状态点2:由冷凝压力为,在附录9氨的lnp?H图上,找出1点位置,沿等熵线与p2=的等压线的交点3,图上直接查得
h2?420kcal/kg
状态点4:从附录7氨的饱和蒸汽压表查得30.89℃时饱和液体的焓值
7-21题图1
h4?82.72kcal?kg?1
状态点5:4→5过程是等焓的节流膨胀过程,故
h5=h4?82.72kcal?kg?1
(a)制冷系数: ?s?h1?h2332?420'??0.8 求得:h2?442kcal/kg ''h1?h233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