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仕勇《水和水蒸气》说课稿

松烟小学课堂教学说课稿

时间:2016.5.11 科目:科学 说课人:蔡仕勇

说教学内容:《水和水蒸气》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水和水蒸气”。

一、说教材分析

《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课程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部分。本课是属于“物质世界·物质变化”的范畴。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本节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通过“水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然后再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活动,帮助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变为气态。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凝结现象。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操作与观察,理解空气中充满着水蒸气;经历水蒸发和凝结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态变化的可逆性。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五、说教学准备

小组:烧杯、培养皿、棉签、记录表。

教师准备:250ml烧杯2个,电吹风,毛笔1支,不锈钢勺2个,热水壶2个,酒精灯1盏。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上课一开始,课件出示两张校园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出两张图片最大的不同就是“水”,师就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书写一个大大的水字,引导学生说说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通过交流来唤醒学生对于水的一些前概念的认识,为下面学习水和水蒸气打下基础。之后,我故作惊讶的说:“刚才黑板上的水字怎么

不见了?哪里去了?让学生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导入课题,板书水和水蒸气。

(二)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现象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黑板上的水不见了,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和观察水到底哪里去了?引导学生拿出材料盒里的毛巾和一小杯水,把毛巾的一个角卷在食指上,在小杯子里的水中蘸一下,然后在玻璃片上轻轻地一划,引导学生对着它静静地观察2分钟,看看水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直观体验和感受水慢慢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

2.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闻一闻,能闻到什么气味吗?周围的空气呢? (2)那你们认为水变成了什么?水到哪里去了?

引导学生将想法以文字或简图的方式记录在桌上的记录单上。

(3)学生记录后把记录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水确实变成看不见的气体——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这种现象叫蒸发。

通过多媒体技术,把蒸发这一过程形象展示出来,突破了教学难点。 3.为了加深学生对蒸发的认识,我准备引导学生说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水蒸发的例子,小组内交流,同时课件出示,加深学生对水蒸发的认识。

(三) 引导学生认识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是这样来设计的:

1.我准备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推测: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的更快些?(课件出示)学生在讨论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假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学生提出的假设板书在黑板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重点研究水蒸发的快慢是否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加热)那怎么研究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讨论后汇报,在这一教学

>>闂備浇顕х换鎺楀磻閻愯娲冀椤愶綆娼熼梺纭呮彧缁犳垹绮堥崒鐐寸厪濠电姴绻樺顕€鏌f惔顖涘<<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