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奎地隧洞3号支洞涌水突泥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金奎地3#支洞从9+423.166进入主洞,支洞斜井段水平长392.129m,斜井起坡点至主洞中线长32.4 m,斜井高差122.82 m,斜井倾角17.3913°。施工计划安排主洞上游开挖777m,下游开挖777m。
从目前开挖揭示的围岩岩性分析与原设计相差较大,为泥岩,遇水极易软化,多次出现渗水或涌水塌方。 二、涌水突泥事故经过
2011年9月20日,金奎地隧洞3号支洞控制段下游开挖至9+581,开挖长度158米,上游开挖至9+268,开挖长度155米,围岩揭露情况为泥岩夹砂岩夹灰岩,地下渗水较小。9月20日0点10分,下游掌子面出渣完毕,掌子面顶拱右侧突然发生较大涌水突泥事故,突泥淹没至掌子面后120米,涌泥量约1600m3。由于时间发生在换班时,现场处置及时,涌水突泥未造成人员伤亡。针对此次涌水突泥事故,四方现场勘查后,形成了初步处理方案:先对下游淤泥进行清理,在清理淤泥至掌子面4米左右时停止施工,由四方现场勘查后再次讨论方案。
截止9月29日15点,下游工作面涌泥经过一个星期的清理工作,涌泥离掌子面约4m。业主、设计院、监理、施工四方在9月29日对下游工作面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初步确定了大致施工方案:⑴对掌子面先进行封闭注浆,并打设排水孔,⑵对顶拱采用15米至20米的Φ108超前大管棚进行施工。
9月29日23点50分,下游掌子面没有施工,3号支洞上游进行了放炮
范文.
.
施工作业,准备进行出渣施工,挖机驾驶人员在9月30日1点由支洞向下游行走过程中,突然发现下游有强大气流迎面涌来,发现异常后,挖机驾驶人员迅速向支洞方向逃离的同时通知安全员,安全员组织其他施工人员撤离,在洞内人员撤离10秒钟后,下游涌水突泥冲至分岔口段,并将停放在下游的两台挖机冲向上游,将两台电瓶车及开挖台架冲至分岔口段,涌泥迅速将分岔口段的4台抽水电机淹没,2分30秒后,分岔口段涌水上涨2米,将矿斗、电瓶车全部淹没。为保证安全,值班人员将洞内电源开闭,并撤离支洞。此次涌泥大于4000m3,洞内涌水量400-420m3/小时。 三、9+581处涌水突泥事故的施工方案
经过十四天的强排水作业,目前洞内积水基本降至隧洞底板高程,涌水突泥事故的后期处理难点主要集中在3号支洞对应下游段淤泥的顺利清理及安全跨过此涌泥段。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多次现场查看及会议讨论,我部初步采用以下施工方案对涌水突泥进行处理。 1、洞内淤泥的初步清理
⑴先清除交岔口处淤泥,恢复该处水仓。
⑵然后从交岔口处向上游和下游清除淤泥(下游先清除出10m,上游全部清除),恢复上游水仓。
⑶向下游继续清除淤泥。清除淤泥时,同时疏通排水沟,使水流畅通,集中水流。
2、洞内临时支护的加固及观察
⑴金奎地3号支洞及对应段主洞多为Ⅴ类围岩,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水轻泡后,临时支护极易发生变形,我部将组织人员同业主、设计、监理四方一同
范文.
.
现场查看,并确定临时支护加固方案。
⑵加强对已施工初期支护变形进行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及时调整加固施工方案。
3、涌泥造成空腔的处理
⑴金奎地3号支洞控制段下游两次涌泥量合计大于8000m3,且涌泥发生部位为隧洞顶拱,说明隧道顶拱已经形成较大空腔,为保证下游淤泥清理过程中,突然再次发生涌泥,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我部准备从地表灌入混凝土对空腔内进行固结。
⑵经过物探探明发生涌泥突水的具体部位后,采用机械设备对突泥部位进行开孔,开孔直径1米,开孔数量控制在3至4个,根据物探结果进行布设孔位。
⑶当灌入孔形成后,对空腔内灌入C20混凝土进行固结,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
⑷灌入混凝土必须在淤泥离掌子面100米前完成,以确保安全。 4、隧洞内下游淤泥的清除
⑴为防止涌水突泥再次发生将掌子面后淤泥推动,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从9+551开始,喷射10cm厚C20混凝土将掌子面进行全部封闭。对掌子面及周边进行全断面固结灌浆,对涌出虚渣进行固结让其行成一堵墙,保证后方施工人员安全。
⑵施工参数:6米长Φ42注浆导管(掺入水玻璃8﹪),隧洞固结灌浆每2m布置一排,灌浆压力0.1~0.3MPa。注浆布置图见附件。
⑶当掌子面全断面固结灌浆结束4小时后,方可对虚渣涌泥进行清理开挖。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