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单项选择题

1.1923~1928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的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加剧了美国工人的贫困 B.加深了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种下了祸根

2.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但其中部分观点备受指责。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不堪重负 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 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是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美国煤炭工人家中的一段对话。小孩子对妈妈说:“现在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呢?”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父亲现在又失业了,没有钱买煤啊!”“妈妈,父亲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从“因为煤太多了”这一信息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一战后的经济“繁荣”掩盖了危机隐患 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C.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产销矛盾日趋严重 4.(2011年广东肇庆二模)仔细观察下表:

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

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信贷 现金 已成交高中档车 26.3 20.9 已成交低档车 11.2 6.2 未成交 23.9 11.5 小计 61.4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给社会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5.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工资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6.西方学者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引发人们思考“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主要是由于(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资本主义国家的战争造成的严重破坏 C.法西斯力量的壮大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酝酿着

7.某一时期的美国出现了很多贫民窟,被戏称为“胡佛屋”。“胡佛屋”出现的背景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经济危机

8.自2009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C.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9.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10.观察下图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 B.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C.失业工人生活困苦

D.胡佛政府的政策取得了成功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