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考研真题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考研真题

2011年陕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

古代文学(75分):

一、名词解释(5分*6=30分)

四家诗、玄言诗、吴中四杰、 永嘉四灵、台阁体、神韵说 二、简答题(15分*3=45分)

1、简述《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 2、试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3、简述《金瓶梅》在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艺术特色。

现当代文学(75分):

一、名词解释(5分*5=25分): 《论小说与群治关系》、 《敬告青年》、学衡派、孤岛文学、朦胧诗

二、问答题(50分):

1、简述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0分) 2、以作品为例,试论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10分) 3、分析老舍《茶馆》戏剧结构特点。(10分)

4、试围绕你熟悉的本专业某代表性学术观点或著作,作简要阐述并评判之。(20 分)

外国文学(75分):

一、列举题(15分,每点1分) 1、记录“摩西故事”的四个文本。 2、中古时期东方三大文化体系。 3、泰戈尔的四大诗集。

4、列举俄国文学中塑造“小人物”形象的四部作品。 二、解释(5分*4=20分) 《云使》、白桦派、西方中世纪英雄史诗、新小说 三、简答(10分*2=20分)

1、简述《一千零一夜》的东方美韵。

2、结合《变形记》内容,简述卡夫卡小说特征。 四、论述(20分)

结合几大思潮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试述近现代西方文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文学理论(75分):

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

文艺学 叙述视角 净化 复调小说

二、简答(10分*3=30分)

1、20世纪西方文论特别强调文学作品形式,这些强调表现在哪些理论流派中,简要 列举各个流派的理论关键词。

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请简要评论。

3、英伽登将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三、论述(25分)

试论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学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2010年陕西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

现代汉语 一、填空

1、现代汉语词语的特点是 2、几大方言的代表城市 3、元音是

二、分析音节结构

给出几个汉字,要求进行音节结构分析,有声母、韵母、调值、调类等

想 云 雄

三、单义词与同音词的异同,举例说明

四、修辞中对词语的要求有哪些

五、用框式图解法分析结构层次(3个)

别忘了带雨伞

他把划稿纸订成了一个大本子 勤劳会让你有吃的有穿的

六、句子成分划分及结构类型

这些血的教训,我们谁也不要忘记。

(别的句子记不得了)

七、修改病句并说明原因

不结实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我们不应该指责别人而辩护自己 我们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再说

八、按要求写一段完整的句子,要求用至少四种(多少不清楚了)修辞手法 (用排比、拟人、比喻、反问几种修辞方式写一段流畅的话)

古代汉语 一.填空

1.《说文解字》中部首是按()排列的,说文四大家分别是()()()() 2、十三经注疏中论语是()代()注,()代()疏 3、经传释词是()编写的 二、名词解释

入声韵 省声

拗 佩文韵府 貌

三、说明下列字的构造方式,形声字需指出形符和声符 石 亦 疫 盥(别的记不得了)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情况 1、晋侯围曹,门焉,多死

2、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3、筑()其墙,西南而户

4、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

四、用六书分析字形

(给出几个汉字,写出是哪种造字法,是形声字的要写出声旁和 形旁)

五、标点并翻译一段古文

是《荀子》中的一段话,比往年的选段都要长,分值也很大,好像是50分。所以古汉 复习时应重视翻译 文艺理论和现当代文学的题帖子里好像有呢,我见过,所以在这就不累赘了:)

尝试深观其隐而难者: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故向万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间而嗛之,则不能离也。故向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美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絻,其与无足无以异。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麤布之衣,麤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局室、芦帘、稿蓐、敝机筵,而可以养形。故虽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埶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私乐少矣。夫是之谓重己役物。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荀子》正名篇

文学理论

1 、名解:英共鸣 文学游戏发生说

美新批评派 文学创造的客体 2、简答:

审美意识形态的形象和理性

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对叙事的意义 文学消费双重性 3、 论述: 有关意境的 古代文学 1、诸宫调 边塞诗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