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学院传播专业研究生出版理论研究考试题及答案.doc

出版理论研究思考题

1、试析新时期出版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新闻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快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2009年4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有评论认为,在试探性地允许少量出版企业“完整上市”之后,此次指导意见显示,主管部门已决心全面推动出版单位改制和上市融资。

此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就曾在一个理论学习会上表示,新闻出版单位不改革,就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为“孤岛”。“为什么出版单位不找市场要靠政府?为什么能干的人在出版社内‘混职业’,在社外‘干事业’挣大钱?都是体制改革不到位、机制转变不彻底所致。”他这样说。

改革,目的是要实现突破,实现革旧立新。说起出版体制改革,有必要对其提出的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出版体制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其改革的具体实践,应当成为也可以成为文化体制改革值得借鉴的先行经验。

有研究指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向来采取“逐步试点”、“小步慢进”的方式,出版体制改革亦如此。 虽然早在2003年,决策部门已经形成共识,新闻出版企业应尽快实现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的整体上市,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减少关联交易。但由于内部争议和市场疑虑,这一意见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先后登陆资本市场的博瑞传播、电广传媒、赛迪传媒、北青传媒、新华文轩、新华传媒等多只传媒概念股,也只是将经营业务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如此种种,虽然已经是出版行业跻身资本市场的勇敢尝试,但却因为编采与经营业务相分享而显得不伦不类。

但直至2007年,决策部门对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思路逐步清晰起来。当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资产包括旗下六家出版社和所有印刷、发行、零售业务,首次实

现了经营与编辑业务的整体上市。此后,辽宁出版实施了一系列扩张行为,除吸收注入了集团旗下尚未上市的其余四家出版社外,还通过资本合作的方式,与多家知名民营出版工作室进行战略合作。

也有报道认为,此次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指导意见显示,主管部门已决心将辽宁出版的改革经验推广到整个出版业。

虽然我们无法揣测主管部门的政策意图,但可以肯定的是,改革的矛头将直接指向新闻出版系统,尤其是出版系统中目前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如“出版单位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资源行政化配置造成的出版资源过于分散,结构趋同和地区封锁,出版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此种问题,直接导致新闻出版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努力构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

2、试论我国出版集团化背景下中小出版社的出路;

中小出版社大多有这样一些共性:底子薄,各社资产总额大多不到5000万元;内容相对专业,读者群人数少,出版总量有限,大众市场图书尚未形成规模,对新技术的掌握有限,管理基础薄弱。在出版集团化的现状面前,中小型专业出版社无疑要面对更多的挑战,需要努力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出版集团化之后,中小型专业出版社面对的首要压力就是,除提高销售收入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取资金支持。有资料称,国外大学出版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销售收入以及机构和私人的捐款。由于大环境的差异,寻求第三方捐助在中国当前并不可行。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中小出版社至少有两条途径谋发展,一是在高等学府或研究所、协会等专业机构的支持下,设立出版基金以支持专业理论书籍的出版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是出版社与作者共担风险和收益,通过资金协作来求生存。但两者的共同前提是,出版社具有良好的声誉和高水平的编辑出版能力,有能力通过一流的出版物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作者。

其次,在集团化的冲击下,许多中小出版社寄希望于改革以扭转发展前景。改革大势不可逆转,中小出版社历经阵痛,究竟是生存还是毁灭,却是一个现实问题。改制前已经发展起来的一小部分中小出版社,

担心自己被吃掉;已经半市场化的,担心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那些完全没有市场化的,面临的最大挑战则是可能会成为新一轮文化产业进入者的合作对象。此外,出版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悬而未决,也影响到了改革的进展。

面对这些困难,中小出版社并非完全没有优势。一是专业出版门槛高,一般出版社很难进入,具有垄断性质。二是船小好掉头,中小科技社要充分发挥灵活性,选好经营点。

第三,市场是以盈利论英雄的,由于集团化而造成的市场格局变化势必会影响中小出版社的生存。对于中小型专业出版社来说,探索新的业务形态,寻找合适的销售模式,是化解市场压力、谋求自身发展的方向。例如,美国大学出版商协会精心编制了美国和加拿大各大专院校分类详细的教师名录,并编制了包括400个分类的学术期刊订户和学术团体会员的名单,供大学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租用。

第四,当集团化的浪潮来袭,中小型专业出版社还要迎面作者资源的问题。一是从自身入手,把选题做深、做专、做精,做出个性化、有特色的品牌,完善产品的结构和层次;在获得读者认可的同时,维护作者资源,争取扩大发展的空间。二是回归到高等学府,成为大学的一个部门,专注于服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与学校共进退。

总而言之,中小型专业出版社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大家共同的期待是,出版集团与中小型专业出版社能够共同发展,开创各自的特色,甚至可以进行产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垄断化和单一化。而要实现这样的可喜局面,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有力扶助,使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方式健康而有效,使思想和科技的影响因此而更加强大深远!

3、结合出版业实际谈编作关系的处理;

书籍刊物是编作双方的共同劳动成果。在新闻出版界,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一对最为基本又最为重要的关系。作者是书稿的创作人,其思想、学识和风格决定了书籍刊物的质量和价值。而编辑是书稿的雕琢者,经过对作品的琢磨、加工,使之更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根据书籍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书稿,编辑对作者的书稿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