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9考试要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地表形态 运动和能量交换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难度 中低难度 系数 建议学习方法 重点 关注 内力作用以理解并背诵课本上文字过程为主;外力作用以课本上图像为主。 (1)背斜谷、向斜山成因 (2)岩层新老关系、形成顺序 (3)流水作用(河流地貌)与地表形态
第一节 内外力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 类 能量来源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风化、侵蚀、搬运、堆外力作用 外部太阳辐射能和地积、固结成岩 球重力能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
性质方向 概 念 结 果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水平运动(为主) 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有的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关系 相伴发生;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地表趋于平坦。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火山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爆发等 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相互关系
垂直运动(为辅) 2、板块构造
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为主,垂直运动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为辅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六大板块示意图:图中太平洋板块(全部是大洋板块)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重点注意:笑脸所在的位置属于哪个板块?以及是生长还是消亡边界?】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简单记忆,海洋里面基本(不全是哦)都是生长边界;海陆交界处(不全是哦)基本都是消亡边界】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第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尤其是要关注秘鲁寒流附近是消亡边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板块运动与地貌(参看课本P73图4.10)
板块相对移动 张裂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对地貌的影响 裂谷和海洋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巨大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碰 碰撞
撞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海沟、造山带 安第斯山、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 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环太平洋地震带
三、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山地、平原等),称为构造地貌。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2)背斜、向斜和断层知识表格:
褶皱 地质构造 背斜 岩层弯曲形态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岩层上拱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破裂且发生明显位移 断层 判 新老断 关系 方 法 图示 未侵蚀地貌 侵蚀后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断层相对上升的部断层相对下降的部常形成沟谷或陡山岭 谷地 地垒 地堑 断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