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及组网技术》第2阶段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网络体系结构 2、通信协议 3、协议数据单元 4、路由选择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6分)
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组成的系统。 A 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 B PC机—通信线路—PC机 C 终端—通信线路—终端 D 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
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A 人工智能 B 集成电路 C 通信 D 无线电
3、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通信子网是由主机、终端组成。
B 资源子网是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C 通信子网主要完成数据和共享资源的任务。
D 通信子网主要完成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4、数据在模型各层间的运动叫什么?
A 包装 B 封装 C 移动 D 传输
5、OSI参考模型有几层?
A 4 B 5 C 6 D 7
6、OSI参考模型是什么?
A 一个规定信息在网络中如何传递的概念框架
B 一个描述网络中数据如何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递的模型 C 一个规定各层网络功能的概念框架 D 以上全部
7、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涉及物理寻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介质访问以及流量控制?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8、以下哪一项最好地定义了封装?
A 对数据进行分段以便它在网络中连续地流动 B 对数据进行压缩以便传输得更快
C 对数据进行分组以便一些数据能放在一起
D 把数据打包在一个特定的协议报头中
9、在一个局域网上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在开始发送电子邮件以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封装,下面哪一项最好的描述了在生成一个分组以后所发生的事情? A 分组被沿着介质传送 B 分组被放到一个帧里 C 该分组被分段为若干帧
D 该分组被转化为二进制格式
10、在TCP/IP模型中,哪一层处理关于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校正等问题? A 应用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网络接口层
11、在OSI模型中,下列哪一个是对服务的正确理解?
A 各层向下层提供操作 B 各层间对等实体间通信的功能实现 C 各层向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 D 和协议的含义一样
12、在OSI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是哪一层? A 传输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网络层 13、因为计算机和远程终端发出的数据信号都是数字信号,而公用电话系统的传输系统只能传模拟信号,实现两种信号转换的设备是()。 A 调制解调器 B 集线器 C 路由器 D 网关
14、下列哪一个是可用来传送模拟信号的介质? A 同轴电缆 B 双绞线 C 光纤 D 电话线
15、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什么? A 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 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 语法、语义、时序 D 语法、语义、编码
16、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哪一个? A 交互管理 B 透明传输 C 死锁处理 D 文本压缩
17、在下列给出的协议中,哪个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 HTTP B FTP C TCP D POP3
18、在下列各组条目中,哪一组不属于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完成的功能? A 计算机系统间的文件传输;访问全球各地的信息和文件。 B 在多台计算机间共享应用程序;同时对应用程序输入数据。 C 数据处理作业的批处理;分时处理用户的数据处理要求。
D 享打印机;使用电子邮件。
19、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B 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
C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D 产生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标准
20、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 精度高 B 共享资源 C 可以分工协作 D 传递信息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网络的服务区域不仅局限在一个局部范围内,则可能是广域网或城域网。 B 今后计算机网络将主要面向于商业和教育。 C 调制解调器是网络中必需的硬件设备。
D 计算机网络的唯一缺点是无法实现可视化通信。
22、下列有关网络拓扑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星形结构的缺点是,当需要增加新的工作站时成本比较高 B 树型结构的线路复杂,网络管理也较困难
C 早期局域网中最普遍采用的拓扑结构是总线结构 D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结点间的分布形式
23、计算机通信子网技术产生的顺序是: A ATM->帧中继->线路交换->报文分组交换 B 线路交换->报文分组交换->ATM->帧中继 C 线路交换->报文分组交换->帧中继->ATM D 线路交换->帧中继->ATM->报文分组交换
24、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 A 局域网/广域网 B 对等网/城域网 C 环型网/星型网 D 有线网/无线网
25、在下列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则上,哪一项可能有误? A 分层越多越好,这样同一层次中绝不会含有不同的功能。
B 应尽可能将各种功能抽象化以后进行综合及分层,层次设置应保证实现效率高且稳定性好,层数不宜过多。
C 跨越各层边界的通信量越少越好。
D 为保护在通信网络上已经投入的巨额投资,分层时应考虑现有的通信网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