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411
2015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鲁迅与周作人由于政治态度分歧和家庭磨擦的加剧,二人“兄弟关系”终于决裂。这是在(C)年。 C.1923
2.1928年1月,在世界性左翼思潮影响下,在上海的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共同提倡革命文学,形成了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其中,这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C)。 C.太阳社
3.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D)。 D.夏衍
4.在抗战初期国统区的报告文学创作中,影响最大的是反映淞沪战役的战地报告《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 -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其作者是?(B) B.丘东平
5.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B)。
B.《斯巴达之魂》
6.朱自清是“三一八”大游行的参加者,也是“三一八”大屠杀的经历者,并写下了一篇血的纪实(D)。 D.《执政府大屠杀记》
7.1924年,因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结婚后不久病逝,丁玲受到情感创伤,离开上海到北京并结识了青年诗人(C)。 C.胡也频
8.从1931年起,巴金历时十年,完成了由《家》、《春》、<秋》三部连续的长篇小说组成的近百万字的(C)三部曲。 C.《激流》
9.1926年3月,戴望舒与施蛰存创办的第一个刊物是(A)。 A.《璎珞》
10.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A)。 A.赵树理
二、多项选择题
11.1922年在南京主办的《学衡》,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其主要成员有(ACD)等。 A.梅光迪 C.胡先黯 D.吴宓
12.20世纪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ABD)等。 A.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B.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D.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13.鲁迅生前完成的最后三本杂文集是(ACD)。 A.《且介亭杂文》 C.《且介亭杂文二集》 D.《且介亭杂文末编》
14.《子夜》的“三条火线”是(ABC)。 A.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法 B.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的斗争 C.吴荪甫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
15.由于和萧军的情感出现裂痕,萧红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伤害。1935年7月16日,萧红在朋友的帮
1
助下前往东京。然而,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主要有(ABC)等。 A.受到日本刑事(便衣警察)的无理骚扰 B.鲁迅逝世
C.萧军又有了外遇,并难以自拔 三、填空题
16.____年,政治上“戊戌变法印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
17.____的《小河》是白话诗散文化的代表,以其精微的哲理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名噪一时,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周作人
18.最先在话剧创作上掀起问题剧热潮的是胡适。1919年3月,他模仿<玩偶之家》创作的独幕剧《____》,体现出五四时期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终身大事
19.____的第一部诗集<微雨》(1925)经周作人推荐编人“新潮社丛书”后,扩大了象征主义的影响。 李金发
20.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废名,原本就是在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乡土文学”作家,虽未能得到鲁迅的赏识,却得到了____的偏爱。 周作人
21.抗战文艺运动指“ 一事变”至“皖南事变”期间,以开展抗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文艺活动。 七七
22.1945年,“鲁艺”师生根据河北民间新传奇《____》改编的大型秧歌剧《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