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二单元:水果和蔬菜 第五课 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蔬菜与水果。

2、过程与方法:有效开展科学游戏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我们的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己感官对所示蔬菜和水果特点进行归纳整理描述介绍一种蔬菜和水果。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放在了纸箱里,你能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吗?

(桔子)在刚才的这个游戏中,我们的那些感觉器官帮助了我们。(用时大约5分钟。)

板书:眼 耳 鼻 舌 手。

设计理念:老师以用感官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猜测,除了追求导入的激趣,更是为调动学生用各种感官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融入学习,为后续学习打下认识基础。)衔接问题?

(2)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苹草、草莓、西红柿、萝卜、白菜……,最后出示一组果蔬图。这些是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你来给它们起一个共同的名字------蔬菜和水果。

板书课题:认识蔬菜和水果。这一节课就利用我们的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用时大约3分钟。)

2.学习新知:

(1)教师指导学生初步按标准分类:

教师为学生准备(20-30)张蔬菜和水果的图片,这么多蔬菜和水果,你能试着把他们进行一下分类吗?让学生4-5人一组,对蔬菜和水果的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巡视时,学生按生活常识和习惯、颜色、形状、味道等等方法进行分类。适时指导。尊重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还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用时大约5分钟。)

设计理念: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如果让你来把图片分一分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

(2)通过我们的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用时大约20分钟。)

①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7-8种蔬菜和水果的实物,学生再次小组合作学习。要求选择1种你最感兴趣蔬菜或水果,每人至少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充分利用我们的感官。(用时大约7分钟。)

设计理念: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设计此活动方案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对喜欢的蔬菜或水果的认知。达到自我在集体中被肯定,又学会倾听学习氛围。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和能力都有限的,教师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的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

②游戏:“我说你猜”。教师出示:7-8张蔬菜水果的图片。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不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充分利用我们的感官。说出蔬菜或水果的特点)。学生通过自己感官对所示图片特点进行归纳整理描述。(用时大约7分钟。)

设计理念:科学游戏带有“玩”的色彩,又与所要学习的科学内容有关系,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要诱导他们从中悟出科学道理,从学中玩。一旦开始游戏,就要尽量注意不去干扰学生的活动,尽可能使学生的游戏保持连续性。一年级科学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科学游戏能帮助儿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消化知识,提高探究周围世界的能力,形成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一环节是本次教学的难点,教师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科学游戏教学效果,使科学游戏成为教学的“利器”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发展。

③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它们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供人们食用,你们知道吗——如果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还会美化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和美的享受。演示一组蔬菜和水果设计创意图片。学生动手试着做一个蔬菜水果的创意展示(用时大约7分钟。)。

教师亲自实践。蔬菜创意:蜻蜓

设计理念:课堂是个封闭的场所,学生走进课堂的终极目的在于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凭借着儿时的经历,学生会将求知的触角伸向未来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世界幻化为巨大的课堂。那时,那些潜伏于知识层面下的一双隐形的翅膀,会在学生成长路途上爆发无限的可能。

3.小结:总结和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

总结这节课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蔬菜和水果,评价学生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表扬。评价学生在猜一猜、分图片、科学游戏、设计创新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新的乐趣,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相互欣赏、团结合作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设计创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带着收获和对科学的向往,走出课堂。

第六课 美味的水果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不同的感受。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各种水果(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谜语,看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猜出来?

师:真不错,这两个谜语都是有关水果的,你还能说说其它关于水果的谜语吗? 学生四人小组自由猜、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发问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同游戏、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猜迹的过程中强化对水果外形特点的认识与回忆。) 二、新授。

1、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外形和色彩。

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些水果你认识吗?你能说说它的外形和颜色吗? 生1:这是梨子,它是黄色的,像葫芦一样。 生2:这是西瓜,它是绿色的,是圆圆的。 生3:它是葡萄,像珠珠一样,是紫色的。 ……

(点拨学生观察物体的途径) 2、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内部。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水果的外部形状和颜色,现在我们一起去瞧瞧水果的“肚子”

吧!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切开水果的横断面。 ②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果实、果米子的状态。 (拓展学生的观察空间) 3、体会水果滋味,观察表情。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水果的里里外外,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现在我们就来品尝水果。不过在品尝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体会品尝水果时眼睛、眉毛等表情状态,可以同桌间相互观察,也可以用上小镜子;②观察嘴巴吃水果的动态。 ①生自由品尝水果,同桌之间交流感受。 ②全班交流反馈。

生1:老师,我吃的橙子好酸,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生2:老师,××吃苹果吃笑了。

生3:老师,我的嘴巴张好大,一口就咬了一大截香蕉下来。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完成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既观察了水果,又品尝了水果,现在老师要求大家来完成今天的作业——美味的水果。

1、学生小组讨论:你想画什么水果?是以水果为主还是以吃水果时的人物形态为主?

2、抽生交流想法。

3、学生自由选择完成作业,教师巡视,对于创作及制作能力不太强的同学,采取同学及老师共同激发,共同帮助的方法进行辅导。 四、展示评议作业。

1、学生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的评价方式。 2、课后作业:和家人去水果店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