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一般思路

分析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一般思路

(1)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要注意对照流域地形图进行分析;阐述水系特征一般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方面入手。

①长度:可通过分析河流流经地区的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等判定。

②流向: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因而可通过分析__________来判定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______;河流干流与海岸线的交点多为河口,河口所在的方向也是河流的流向。

③水系形状:河流干支流分布形状有树枝状、格子状、平行状、辐合状、放射状、网状等,前四种水系形状的河流,因为各支流能很快将水汇集到干流,所以易引起__________,是重点治理的对象。

④河网密度:与气候、地形有关。一般地说,地形平坦、降水丰富的地区,河网密度______。 (2)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水文特征要与流域地形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结合起来。 ①径流总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______________的水量变化,应主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由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________。

④凌汛:一般多发于__________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____纬度流向____纬度的河段。 ⑤含沙量:取决于流经地区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____________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____游,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很重要,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_____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河段水能资源较丰富,峡谷地区适于____。 ⑧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状况。

【反思归纳】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______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________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1)流量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________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__________补给。

(4)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补给。 (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__________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____________,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6)曲线变化和缓,多是________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 3.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量,特别是对纵坐标应更加注意,要看清它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______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注意过程曲线弯曲变化的时段、峰值的流量,确定汛期、枯水期。 (3)统计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补给图确定河流补给的形式。

一、选择题 (2011·武汉调研)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 D.降水因素 2.乙河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种植业发达 ⑤台风多发 ⑥下游不能通航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3.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流下游形成绿色走廊,灌溉农业发达 C.因为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有凌汛现象D.由于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 (2011·福州质检)读下图,其中图3为“甲河不同年份的水量变化图”,完成4~6题。

4.如图1所示,若甲河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则甲河流域( ) A.此时盛行西南风 B.此时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多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5.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洋流流向及对沿岸影响是( )

A.向北流 降温减湿B.向北流 增温增湿C.向南流 降温减湿D.向南流 增温增湿 6.据图判断,保护该河流域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B.限制对水资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 C.进行跨流域调水 D.建设水土保持工程 (2011·潍坊模拟)下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7~8题。

7.该水库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东北平原B.江淮地区C.西北内陆D.横断山区 8.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 (2011·衡阳质检)下图是“一观测站测得的某河流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9~11题。 9.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 10.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1.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下图是“我国某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读

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 13.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2010·杭州质检)读“我国不同湖泊入湖水量年内变化图”,其中a、b、c所表示的湖泊分别是鄱阳湖、洪泽湖、太湖,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a湖泊入湖水量峰值出现在5月份的原因是 A.南岭地区进入汛期B.鄱阳湖地区进入梅雨时期 C.长江水大量倒灌 D.该时期内农业用水少 15.若仅考虑入湖水量与湖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则a、b、c三个湖泊最容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A.a B.b C.c D.不能确定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泉州市水系图(甲)、泉州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乙)和河谷形态图(丙)

材料二 晋江发源于戴云山东麓,干流上游俗称西溪,在南安双溪口汇入大支流东溪后始称晋江,最后在丰泽区注入东海,全长182千米。晋江是泉州市最主要的河流,也是福建省的第三大河,它可以说是泉州市千百万人民的“母亲河”。

(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晋江的流向是____________,其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____。 (2)图甲中晋江上游M处的河谷形态应是图丙中的____(填A或B),此处河流的外力作用以______为主。

(3)从晋江上游到下游,沿岸城市(聚落)的疏密程度是越来越________(密集或稀疏),试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发展的有利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17.(2010·厦门检测)下面是“甲、乙两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文、水系特征的差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