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 )。 C、信息的不充分性

16、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 )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D、承办单位

17、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以及( ) C、举行新闻发布会

1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 B、6章

19、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 )内报至农业部。 C、24小时

20、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1、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 )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A、预警指标体系

22、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属于( )。 B、重大事故

23、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4、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是( )。 B、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

25、应急法律中规定不得克减的人权最低标准。这是体现了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 )特点。

D、保障性

26、在紧急状态下对人权的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这一原则一般被称为 A、比例原则

27、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 )。 A、非克减原则

29、在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识别和转化,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子系统是( )。 B、信息加工子系统

30、定期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与危机有关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处置的建议和意见等的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 )。 D、咨询系统

31、在危机决策主体中,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法律责任,在出现危机状态下,拥有做

出最终决定的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特定个人和政府机构属于( )。 A、权力中枢决断系统

32、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 )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 A、2小时

33、省级民政部门在自然灾情稳定后( )内将全省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民政部。

C、10日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 )起施行。 D、11月1日

35、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 )。 B、属地管理

36、由省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负责调查,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 )。 C、特大事故

37、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物品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社会捐助制度属于( )。 C、经常性捐助

38、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是( )。 B、危机预警机制

39、对紧急权力最重要的实质限制之一是( )。 A、比例原则

40、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 )。 D、民政部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5题) 14

41、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降低病死率D、正确舆论引导 42、政府应急处理的次级职能有( )。 A、决策B、指挥与协调C、危机监测 43、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 )。

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D、辅助与支持体系 45、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 )。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正确答案:A, B, C

46、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 )。

A、加强内部控制 B、第三方评估C、公众与舆论监督D、财政预算管理 正确答案:A, B, C

47、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 )。 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答案:A,B,C,D

48、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 )。 A、国家财政支出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49、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 )来分级。 A、危害程度B、紧急程度C、发展事态D、控制程度 答案:A,B,C

50、应急处置包括( )。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置C、应急响应D、应急总结 答案:A,B,C

52、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应由( )组成。

A、能源生产体系B、国外能源供应体系C、能源战略储备体系D、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 答案:B,C,D 53、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 )。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理C、应急响应D、应急结束 正确答案:A, B, C, D 54、危机管理系统包括( )。

A、危机预警方法体系B、危机对应策略体系C、危机管理评估体系D、危机事件修复体系 55、危机决策的原则包括( )。

A、权力集中原则B、过程优先原则C、短期目标优先原则D、强制原则 正确答案:A, C, 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题) 13

56、危机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的决定因素。( )答案:正确

57、某委主任科员小刘通过参加应急管理培训,他对江处长说:原来危机管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管理,要求我们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作出重大决策和反应,这对我们的要求也太高了,我们很难做到。( ) 答案:不正确

58、某厅处长老谢认为,现在财政风险不断增大,主要原因是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导致的损失、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社会保障的空账风险增大,要化解财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私有化、市场化。( )答案:不正确

59、调研员老陈对小王说,从我办案的经验来看,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背后,确实存在法律和政策的欠缺,以及政府管理的薄弱环节的问题。( )答案:正确

60、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会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 )答案:不正确 61、危机预报通过对危机诱因、危机征兆的严密观察,收集整理反映危机迹象的各种信息和信号。( )答案:正确

62、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危机公共安全并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要十分谨慎,要得到统一的授权。( )答案:不正确

63、在现实社会中,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往往是组织变革的主要促进因素。答案:不正确 64、强调设置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并不排除极端特殊情况下成立公共危机管理的临时机构。( )答案:正确

65、强调设置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意味着政府专业部门的危机管理职能的弱化。不正确 66、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做好辖区内公共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处理和恢复重建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且协助周边地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答案:正确 67、公共危机管理除了专业技术团队和人员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专家的管理决策咨询之外,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甚至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 )答案:正确

68、从业人员不需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答案:不正确

69、从逻辑上讲,危机必然由突发事件引发,但突发事件却并不必然形成危机答案:正确 70、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控制事态。( )答案:不正确

(对)1、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内涵上的重大区分。

(错)2、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错)1、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对)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

(对)1、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错)2、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

补偿。

(错)1、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对)2、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对)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错)2、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对)1、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对)2、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错)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

(对)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性。 (对)1、目前,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体系,体制不顺,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和法制建设滞后。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来加以解决。

(错)2、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是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松弛,监管不到位;间接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

(错)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进行预警。

(对)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报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政府报告。

(错)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就是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影响十分严重。

(对)2、突发事件的善后重建,不仅要注意恢复事件中受损的物质与环境,更要注意恢复和重建事件中参与人的精神和心理。

1、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

2、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会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错)

3、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

4、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