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种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和模型。本节课将把探究学习过程设计成“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7、38、39页上的内容。 教材和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上画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容易变形。
2.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四边形。 2.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学准备:
用木条订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直观展示,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 1.出示长方形框架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师:拉动长方形框架,问:还是长方形吗?(不是)你们发现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长方形的特征,唤起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感知,为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做好认知准备。】 2.出示大量生活中的物体图片。
师:这些图片中的图形你们认识吗?是什么图形?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设计意图:大量生活中的物体图片的出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同时为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提供了模型。】 3.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老师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2.分组操作探究
师:第一组:量一量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度。 第二组:用小棒搭平行四边形。
第三、四组:把你想像中的平行四边形围在钉子板上。 学生的操作,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3.各组汇报探究结果,互相评价。 4.画平行四边形
师: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平行四边形。 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机融合,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生获得了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深刻体验,这不仅是动手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像、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在大脑中构建了新的知识。】 三、实践体验,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播放推拉门录像。
2.学生猜猜:为什么推拉门可以伸缩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让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3.动手实验:
⑴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拉一拉。 说一说感受
【设计意图:在“玩”中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能激发学习热情,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⑵教师再次实验
⑶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⑷观察玩具手枪:应用什么原理设计的? 4.探究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四、巩固练习,深化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练习九第39页1、2题 2.练习九第39页3题
展示不同改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法的理由。
【设计意图:培养自我评价的意识和反思学习的习惯,深化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例如: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的教学教师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数学活动来体验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和容易变形的特性。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说、爱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抽象的讲解对他们来讲是毫无意义的。教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多层次的练习活动来吸引他们,让他们乐学、爱学。
教学时分四步骤,第一步: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经验入手,让学生观察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观察大量的生活图片,初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表象,从而揭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第二步:通过让学
生参加量一量,搭一搭,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来验证学生的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是否正确,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参与创造性的活动中直观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应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步:通过学生观看学校门口推拉门的录像展开讨论:为什么推拉门可以伸缩?师生分别做实验:分别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框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这样来体验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让学生观察玩具手枪:想一想用什么原理设计的?这样就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理解。第四步:通过练习,深化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总之,活动贯穿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人人参与活动,既在活动中做数学、学数学,通过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抽象和猜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学生空间想像力。又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积累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