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毕业论文《伪君子》材料(2)

独家:

外国文学毕业论文《伪君子》材料(1)

——《伪君子》的资料分析

四.

题目:论莫里哀《伪君子》的妇女观

出处: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第17卷第3期 李韶华

论点分析: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阅读的视角来考察莫里哀的妇女观。通过对莫里哀《伪君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得出莫里哀的妇女观是基于妇女顺从男权这一基础上的妇女观的结论,并从十七世纪整个文化的大语境和莫里哀的婚恋经历来探求他妇女观形成的原因。在莫里哀的作品中,这些女性敢于公然违抗夫权,向男权提出挑战,表现异常勇敢,颇有胆识和智慧. 五.

题目:莫里哀喜剧艺术的美学生命

出处:社科纵横2004年8月 总第19卷 第4期 程少武

论点分析:本文探讨莫里哀喜剧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和美学价值,揭示他的艺术精神,希望能对文艺工作者带来启发。莫里哀的喜剧充满了滑稽娱乐性和战斗精神,这不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性。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类真正的“丑角”,而这些人及其所作所为正好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里哀塑造的人物形象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六. 题目:《奥瑟罗》与《伪君子》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

出处: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7卷 第6期 刘中阳 论点分析:《奥瑟罗》与《伪君子》两部作品有极大的差异性,但两剧中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形成一定对应关系。从中可以分析和理会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作品的内涵,认识他们的思想特征、创作旨意、艺术风格及其发展变化的流程。伊阿古和答尔丢失。这是两个著名的阴谋家和伪善者的典型。他们都是冒险家,都不讲道义,在行恶使坏的手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能两面三刀,甜言蜜语,伪装自己。伊阿古伪装的本领让人叹为观止,他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不露丝毫痕迹,连他最亲近的妻子也丝毫不能觉察,以至于在其阴谋未暴露之前,人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好人。答尔丢夫伪装手段虽不及伊阿古高明,但也造化颇深,他把自己伪装成道貌岸然的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实施阴谋的过程中,两位阴谋家都采取挑拨他人关系、借刀杀人的狠毒险恶方式。

七.

题目:论《伪君子》写人的艺术

出处: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2年8月 第16卷第3期 安国梁 论点分析:《伪君子》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莫里哀延宕主人公的出场却让他处身其中的家庭分成两派并就他的道德品性展开唇枪舌剑的论争,从而

引导观众立即认清他的伪善本质.莫里哀替给予人物的反常行为以合情合理的说明,在这反常中,凸显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从而造成强烈的印象. 答丢夫这个伪君子理所当然是剧本的第一号角色。作者没有安排伪君子答丢夫在第一幕、第二幕出现,而是描写了答丢夫所寄食的资产阶级上层奥尔恭一家的家庭环境,奥尔恭家因为答丢夫的到来而不免各有各的感触,他们的话题离不开答丢夫.尽管答丢夫并不在场,答丢夫的影子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直到第三幕第二场他才登台亮相。这是借自己剧中人物的口对这类人物进行过抨击。这样的艺术处理,可谓精妙。

八.

题目:评答尔丢夫与伊阿古的伪善

出处:外国文学研究 2002年第4期 金琼 论点分析:通过对两个伪君子答尔丢夫和伊阿古的比较,揭示其伪善的本质,并从审美角度对两个伪君子不同的审美品格进行剖析。《伪君子》中的答尔丢夫是17世纪法国专制王权兴盛时代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骗子、宗教骗子,《奥赛罗》中的伊阿古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阴谋家、野心家的典型。两人均以欺骗手段达到不可告人的卑鄙目的,都是西方文学史上臭名昭著的伪君子。然而,这两个人物给予我们的审美感受可以说是大异其趣。本人拟从这两个伪君子的行骗方式、行骗目的、自身下场揭示其伪善的特质,从审美意义、审美效果、人物塑造类型方面揭示出两个伪君子不同的审美品格。

九.

题目:简评《伪君子》

出处:中学语文 2001年 06期 黄俊祥 论点分析:《伪君子》鲜明地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答尔丢夫是剧本的中心人物,也是剧本讽刺的主要时象。作为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伪君子》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拥护王权的政治态度,理性主义的思想原则,以及时“三一律”的巧妙遵守。但莫里哀对古典主义创作原则有所突破,在喜剧中加入悲剧、闹剧、传奇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对题材的机械划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