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引导孩子正确做事
邢台市育才小学 殷 华
【教学目标】
1、掌握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并实际应用。
2、了解自己孩子的消费意识及理财能力,掌握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意识的策略。
3、引导家长帮助孩子确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4、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5、经过共同努力,使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6、结合实际,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懂得爱护视力。
7、引导家长帮助孩子认识爱劳动的重要性,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并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教学重难点】
目标1、目标3、目标4、目标6、 【教学准备】
一、学员准备: 1、《家庭教育手册》
2、积极配合教师思考,以备课堂上的交流。 二、教师准备:
1、准备课堂上播放的多媒体文件。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3、提前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情况。 【教学提纲】
一、开场热身。(10分钟) 二、精讲点拨。(60——80分钟) 三、疑难解答。(30——40分钟) 【教学流程】
【开场热身】
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聚在了一起。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大家很用心地在使用教材,还有很多家长有了自己的小心得,现在请××家长、××家长,来介绍一下经验。希望大家都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总结,下次争取有更多的家长来与大家分享育子心得。 【精讲点拨】
一、怎样培养孩子正确做事
1、家长一定要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 A:孩子自理能力缺乏的原因:
(1)家长不让孩子劳动,长期“包、保、抱”。
(2)家长小时候难圆求学梦,想让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 (3)“望子成龙”心切,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读书。 (4)家长怕孩子干活受伤或有危险。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参加劳动的基本要求“四个做”,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争着做。
A: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起床、自己穿衣、吃饭、自己做作业、收拾书包这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做得好时,适当给予表扬,做得不好,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2)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铺床,叠被,折叠衣服,洗脚,袜子,整理书包等。扫地,擦桌椅,倒垃圾,买简单的酱油,盐等。
(3)养成正确的生活及作息习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开始,帮孩子打好这个基础,这也是家长应该做的。(4)及时的鼓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B:注意事项:
(1)一定要放手让学生独自做事,不要诸多限制要求。
(2)多鼓励学生,提高他做事的自信。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让孩子学做
家务开始,家长对孩子应以鼓励、肯定为主。(表扬具体)
二、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1、引入个案:
王蓉的妈妈很喜欢名牌高档产品。平时经常带着她一起去逛商店。看得多了,王蓉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总会处处都想要最贵的东西。王蓉的铅笔盒是商场里最贵的,全自动三层。她的橡皮擦也是名牌,最新上市的卡通造型。很多时候她的旧橡皮还没有用完,但是新的造型又上市了,王蓉也就马上换新,旧的也就被自己遗落到垃圾筒里去了。有一次,王蓉帮妈妈统计了一下,她一个月的开销竟然是全家最多的一个。妈妈也在反思,孩子的这种消费观念是不是与自己有关。肯定是自己的消费理念错误地传达到了孩子那里。
2、点拨支招: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大一部分是在模仿父母。父母也是孩子生活当中教给他们要如何来消费的人。所以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观念,还是要从父母这里先入手。父母用正确的消费观念来引导孩子。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健康的消费理念。在理性消费中有一点,就是要求把钱花在自己最需要的用品上。不能随意地造成浪费,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冲动消费欲望,做一个更加理性的消费者。而对于孩子而